中图分类号:G642.0;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2)09-0090-11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承载的使命与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除了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创新提供卓越的学术成果和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外,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现代大学一项更为紧迫亦更为根本的任务。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国家及教育部连续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中都强调了“育人为本”和“质量为重”的思想。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回归大学之道、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切实改进本科教育教学,逐渐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共识。恰如OECD在2010年出版的一份重要工作报告《作为政治过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开宗明义所阐述的那样:“质量的保障和提升是当前全世界的主要问题和现象……它已经渗透和影响到全球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1] 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开始反思过于注重科学研究而忽视、削弱本科人才培养的弊端,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为引人注目的文献,当数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1998年的研究报告《重构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蓝图》,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的《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以及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德里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等。志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著名高校,也将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视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在2005年就强调:“一流大学应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校长陈骏明确提出了“南京大学要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设想。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则呼吁“坚守‘育人为本’才是大学正道”,“一个不务本的大学,永远也不会成为一流大学”。[2]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上任伊始就放言:“大学不在‘学’字上下工夫,将丢失其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中国高校想要与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必须重视解决本科教育中的育人问题”。[3]这些“985”高校书记、校长的主张、设想表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将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提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议事日程。 要真正回归大学之道,贯彻“育人为本”、“质量为重”,我们首先需要辨明:“究竟什么才是本科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对此,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A.W.阿斯汀(Alexander W.Astin)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给出了毫不含糊的回答:“大学的卓越”、“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应当直接地以教育对本科生所产生的影响作为根本的评判标尺。传统的“基于声望的质量观”、“基于资源的质量观”、“基于结果的质量观”、“基于教育内容的质量观”等等其实既偏离了大学的核心目标——追求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同时也难以对大学质量的改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贡献。[4]在此基础上,阿斯汀提出了“基于才智发展的质量观”(quality as talent development),该观点特别强调,大学的卓越在于使学生通过大学学习,在知识、技能和个人发展上产生“最大的增值”(add the most value)。这一主张因为既凸显了本科教育特别是本科学生的进步在大学发展中的基础性位置,又纠正了大学排行榜对大学质量评估的偏差,从而在国际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受到广泛支持,影响深远。 但“才智增值”的复杂性和难以测量性一直困扰着包括阿斯汀在内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在随后多年的研究进程中,高等教育评估研究者逐渐发现:“虽然学生的增值难以确定,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参与是相对容易把握的,而且这些中介变量可以很好地预测增值结果。”[5]在此思想的引领下,一方面,有关大学生学习规律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学术界的热点论题,其中以欧洲和澳洲的学者为代表,他们以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核心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尤其引人关注[6];另一方面,以院校质量的实践改进为指向的有关本科生学习参与、学习经历的院校调查研究,也在近十年来方兴未艾,且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蔚然成风。但不论怎样,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成就等有关“学习”的各个方面已经开始成为衡量大学卓越与否、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针,并越来越呈现出主导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走向的趋势。我们曾经强调:“衡量本科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条是学生‘投身学习’、‘参与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只有学生投入了、经历了、参与了、体验了,才是收获、才是绩效、才是质量,其余都是浮云!”[7]这一思想正与国际著名学者帕斯卡雷拉(E.Pascarella)、特伦兹尼(P.Terenzini)在《大学怎样影响学生的发展》中所阐明的核心理念相一致:“大学的质量高低、大学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个体的学习努力程度和学习参与程度所决定的,卓越的大学应当把政策、管理、资源配置等落脚和围绕在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8] 当前,在以学生的学习参与(learning engagement)、学习卷入(learning involvement)为着眼点的问卷调查项目中,美国的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全美学生参与调查)和SERU(Student Engagement in Research University,研究型大学学生参与)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两个代表。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开始陆续参与这两个调查的国际联盟,并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本科生学习参与、学习过程等的相关实证研究。其中,清华大学成功地参与了NSSE国际联盟,并获得了诸多非常有价值的清华大学本科生年度学情状况的实证数据与结论。[9-11]而在2011年,南京大学加入了SERU国际调查联盟,并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全校性的本科生学习经历的普查。本文试图在对南京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定位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并为提升我国本科教育质量提供初步的思路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