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2)06-0015-08 大学协同创新是指大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目前,协同创新已成为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热议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2011年4月,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2012年2月18日,我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首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会议主题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2],这意味着大学考虑将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结合起来,尝试在各领域、各机构之间建立相应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及运行模式。2012年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该计划简称“2011计划”;5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又联合制定并印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决定推动大学组织建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上述意见和方案标志着大学协同创新进入正式议事日程并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这不仅显示了社会各界的敏锐眼光和理性认知,而且说明协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大学改革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界近些年来对大学协同创新进行了诸多研究。有关学者首先论述了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比如:张力研究了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意义,认为目前知识创新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甚至核心要件,这对更高水平的协同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3];王树国甚至认为,协同创新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4-5];宁滨认为,全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6];张来斌也论述了大学协同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7];安江英等研究了协同创新如何促进大学创新人才培养[8]。有诸多学者分析了大学科技园与协同创新的关系,如曾卫勇[9]、姜昱汐[10]等。还有学者研究了协同创新与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问题[11]。关于大学协同创新组织管理改革,徐枞巍认为,高校要积累和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科研组织化能力,设计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手段,以引导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协同创新[12]。还有学者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如张爱琴和陈红研究了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13]。本文拟挖掘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并破解目前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然后提出解决大学协同创新问题的有关制度改进。 一 大学协同创新:内涵界定与本质属性 (一)大学协同创新是组织内协同和组织外协同的统一 我国学者对于协同创新的最早定义并无准确的说法,张力也采用了“有一说法”这一言词。他说:“关于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有一说法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他还进一步说,“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3]。从这些论述来看,协同创新原初的意义在于网络小组人员之间的合作协助,以实现共同目标。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在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的前提下组织(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作交流。也就是说,协同创新在原本的意义上是指组织(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配合协助并实现共同目标。基于这样的理解,张力便采用了一种更为妥当的表述:“当协同创新放大到宏观层面,主要运作形式即是产学研协同创新。”[3]也就是说,协同创新从一个微观的组织或系统内转到社会宏观系统,才可能产生“产学研”这一协同创新形式,协同创新也从组织内移至组织外了。分析至此,我们可以认为,协同创新既有微观的组织内部的,也有宏观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也就是组织外部的协同创新。 实际上,从“协同”一词的本来意义来看,它既可指一个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一致,和合共同,各要素互相配合,实现组织目标。它也可指各组织之间各参与主体为了更宏大的目标而互相配合,全力协助,对一个组织来说,就成了外部协同创新。同样,大学协同创新既可指大学内部协同创新,即大学内诸要素如大学精神、理念、制度、大学文化、学生、师资、物质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协同并进行的各种创新,它也可指大学外部协同创新,即大学与大学组织外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之间的协同创新。大学协同创新是大学内部和外部协同创新的统一。 (二)大学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 协同创新原本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是企业提升投资回报率、增强和谐的组织文化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管理关系。这从熊励、孙友霞等[14]对协同创新进行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综述认为,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不管是内部协同创新,还是外部协同创新,都需要企业这一产业组织进行组织、指挥、领导、协调、沟通、控制等,这完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因此,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具有系统性,因为它涉及系统内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干扰、制约或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还具有复杂性、互动性和合作性,因为系统或组织本身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也是极为复杂的,系统或组织之间也是一样。各要素之间和各组织或系统之间需要互动合作,才可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实现创新。如宏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科学地、建设性地相互合作和影响,推动变革和创新的产生。这一过程体现了协同创新的管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