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种被命名为“微电影”的传媒艺术样式悄然兴起,仅仅不到两年后,它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契合“互动视频时代”①的传播和接受需求、同时充分内化了“赛博空间”叙事特征和优势的文艺品种。而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微电影的兴起不仅向我们展示出新媒体艺术所蕴涵的巨大发展潜力,同时更为我们观察思考自身所处的这个“微时代”提供了又一有意味的文化范本。 在文化发展的意义上,“微电影”的诞生与“微时代”的具名都来自于社会文化传播范式的重要变革。就前者而言,表面上,微电影之“微”源于对其文本“三微”特征的总结,即“微播出时长”、“微制作周期”和“微投资规模”。②而实质上,真正能够赋予微电影划时代意义的,却应该是作为传播方式的“第四微”,即“微平台传播”的特质。正如有业界实践者所体悟到的,微电影其实更应该被称为“新媒体电影”。③众所周知,微电影不光主要依托于电脑、手机和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媒体视频设备进行播出和收看,更常常借助于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站进行互动和分享。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新媒体艺术。换言之,如果彻底脱离了新媒体介质和赛博空间,微电影就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微电影,而与传统的电影短片无异。 同样,就微时代而言,表面上,这一名词来自于对一系列以“短小、即时、扁平”为特征的新媒体通信方式和文艺样式(包括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的提炼,④实质上,则是对后现代网络文化日益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细节,且日益主导了我们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点题。所以虽然微时代本身作为名词刚刚问世,但是其文化特征——包括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行为的去中心化,传播频率的几何级数化,以及传播架构的超级链接化,等等,都体现人类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一以贯之且愈演愈烈的文化发展态势。 由此,微电影的诞生和微时代的正式具名,都可以看作互联网文化更大规模地进驻都市社会生活核心场域的标志。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也提醒我们,曾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划归到青年亚文化范畴中的后现代网络视觉文化,正在以微电影为先导,阔步走上主流文化的舞台,成为聚光灯下的微时代骄子。在此,本文即旨在从微电影这一新媒体艺术样式切入,从语境、脉络、张力、趋向等多方面着眼,对21世纪以来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网络视觉书写行为展开深层解读。 一 作为微电影前身的微视频与新生代文化认同的建构 历史地看,微电影的出现并非无源之水,作为一种网络视觉书写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在互联网上已然兴盛数年的微视频精致化和主流化的产物;换言之,它实质上是原本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微视频被主导意识形态文化和大众商业文化联手收编的结果。而从微视频到微电影的发展脉络,则较为典型地印证了英国伯明翰学派以“抵抗—风格—收编”为关键词的青年亚文化理论,⑤同时又呈现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文化演进逻辑与话语角力过程。 网络微视频的创作萌芽于21世纪初,凭借着充满叛逆色彩和文化冲击力的影像叙事风格,它在短短几年间就迅速成为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突出代表。事实上,在香港电影《大话西游》开始在内地受年轻人狂热追捧,甚至顶礼膜拜的1996年,当代草根青年在视觉书写方面的“叛逆诉求”和“颠覆冲动”就已经显示出其潜在的炽热能量。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在影像上的“逆袭”当时还主要停留在接受行为上,而未能在创作行为上形成风潮。直至新世纪之初,随着互联网和视频制作技术在平民中的普及,青年亚文化大肆进行视觉书写的“历史机遇”才真正到来。 在当代青年亚文化的视域中,典型的微视频绝非对于生活的常规记录或温和讲述,而是从世纪之交开始渐次步入社会的“泛80后一代”,⑥通过拼贴和戏仿两大视觉修辞手法,实现了对主流文化文本的“恶搞”,进而完成了对主流文化秩序“符号抵抗”的作品,⑦即那些试图通过对常态影像符号的戏谑和解构,创造出具有颠覆性意义和全新价值立场的网络视频文本。因此,新世纪之初的微视频,实际上是以“泛80后一代”“成人宣言”的姿态入世的,其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其美学价值。虽然绝大部分微视频篇幅短小且艺术质量不高,甚至可以说显得粗糙简陋,但是往往能清晰展示出“泛80后一代”理解世界和社会的另类视角,展示出他们在文化上强烈的独立愿望,进而展示出他们与前几世代之间在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上的巨大代际冲突。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微视频美学上的粗鄙恰恰是其抵抗姿态的完美注脚。 就此而言,2006年年初,由《无极》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之间的激烈对冲所形成的文化事件可谓典型例证——出生于1974年的青年自由职业者胡戈,利用主流商业大片《无极》和中央电视台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中的若干镜头自行剪辑并配音,再辅以数首流行歌曲和主旋律歌曲作为配乐,并以一些“无厘头”图片作为穿插点缀,用了不到10天时间就制成了长约20分钟的微视频作品《馒头》,从而对耗时3年、销金3.4亿元人民币的电影《无极》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解构和辛辣的嘲讽。在此,粗糙但富有文化生命力的《馒头》成为对华丽但内涵空洞的《无极》最好的反叛。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一方面,小小的《馒头》为何能够在上线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引发千万青年网友的热烈追捧,其网络点击率和下载率甚至远远超过《无极》本身;另一方面,《馒头》为何能激起《无极》导演与出品方的强烈愤慨,导演陈凯歌不仅直斥胡戈“无耻”,公开声称要对其进行起诉,出品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也表示要对胡戈究责,并使用了“绝不手软”这样的字眼。一时间,网络上与《馒头》有关的争鸣文章数以百计,可以说,2006年初的这起《馒头》事件,十分鲜明地呈现出“泛80后一代”广大草根青年对手握经济、政治、文化资本的社会主流—精英阶层的抗争情绪。而作为主流—精英阶层代表的陈凯歌们面对《馒头》的反应,却恰恰再次印证了两个世代在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上的判若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