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6-0030-08 大约一年之前,有人请我写一篇关于奢侈品的论文,后来又有人提出希望出版这一主题的著作。我记得接到第一个请求时,我心中不禁掠过一丝不快——为何要写奢侈品?为何那份刊物不设计些更受人关注的话题作为推出专刊的主题?我在消费文化研究领域断断续续做了30年的研究,但几乎没有思考过奢侈品的问题。我也记不起有哪个同事或社会学、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专门研究。在主编《理论、文化和社会》杂志30年的时间里,我不记得有任何人投来过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文稿。这种漠视说明,奢侈品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研究选题。它也可能成为知识社会学中的一个有趣的论题。突然间,奢侈品的话题开始变得饶有兴味了。 米歇尔(W.J.T.Michell,2004)写过一本名为《图像何为?》(What Do Pictures Want?)的书。我们或许可以向奢侈品提出同样的问题——它们想要干什么?奢侈品要求我们回头看它们,要求我们返还它们投来的凝视——它们想要被关注。就像图像一样,它们想要被购买——被包装好带回家……然后让人投以注视的目光,让人充分享受诸方面感觉上的满足。但是,事情就此开始变得复杂。 一、奢侈品的民主化 如果奢侈品比比皆是,那么它还是奢侈品吗?过去的节俭法令①曾禁止消费和使用某些物品(诸如食物和酒类,某些服装以及面料与颜色等),这种法令的终止,为市场打开了奢侈品的大门,而随着需求的扩大和购买力的提升,出现了某些奢侈品向必需品转化的倾向。这显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在有些评论家看来,这种重要转折出现在迈进21世纪门槛的时期。在2003年东京的一项调查中,我们被告知,20多岁的青年女子中有94%的人拥有路易威登手提包、钱包之类的东西。[1]1日本人对奢侈商品的迷恋在最近20年中也蔓延到了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其中以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膨胀尤为显见。西方奢侈品牌以其易于辨识的造型和显赫的商标,常被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和新富们当作身份标签。 这种奢侈品的民主化,建立于消费文化发展内部的两个过程之上[2-3]。首先,不仅由于广告和媒体的作用,也通过电影,生活风格的意象变得重要。奢侈品和生活风格在电影中常常被凸显。尤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成了影响全球的一股势力。特别是在电影中和影迷杂志中,电影明星和名人们的奢侈生活,他们的居家、汽车、泳池、时装和饰品,都被大肆渲染。如果说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那些年中,观众们常常是在奢华的“梦的殿堂”[4]里观看电影,影院为普通人提供了短暂的奢侈体验,那么,略早些年于19世纪后期涌现的百货商厦,也追求同样的效果——强调华美布局和展示的商厦也曾被称为“梦中世界”[5-8]。影院和百货商厦都着力营造奢侈生活风格的梦想,通过提供实际接触这类商品的潜在可能,或照片和电影近镜头对细节的特写,让人感觉到这种梦想可触可摸,可望可及。 随着消费文化蔓延而产生的奢侈品的民主化,当然并不完全依赖于意象和对想象力的开发,也依赖于中产阶级和劳动阶级购买力的提高。在过去,产生于宫廷社会制约之外的对奢侈品需求的增长,最终导致节俭法令名存实亡。这应该被看做是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1492年美洲大陆的开发,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里程碑,促进了贸易,尤其是欧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如以南美的白银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其他制造品。欧洲对奢侈品的需求,在打开美洲后形成一种时尚体系使商品加速周转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日用品,如茶叶、食糖、可可、咖啡和棉织品,直到1850年之后还仍然被看做是奢侈品。[9] 宫廷社会——影响最大的也许要数法国的路易十四王朝——曾是奢侈品消费和展示的中心。[10]界线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节俭法令,通过凡尔赛“金銮殿”中繁复的宫廷仪式和社会活动来调节消费,确立奢侈用品使用方面的一整套繁缛的条规。各国的宫廷都曾是时尚和铺张消费的中心。它们成了新兴商人阶级仿效的参照,而新兴的贸易中介们又推波助澜,帮着将新奇之物、新时尚和新风格传播开来[11]。中国和日本的显贵、商人中出现的消费变化,大体与西欧并行不悖,比如明代(1368—1644)中国上层阶级的宅第中,到处可见诸如绘画、雕塑和精致家具之类的奢侈品[3][12-13]。不论在西欧还是在东亚,节俭法令都让位于某些时尚体系。这种体系让商品更快周转,从而进一步刺激对奢侈商品的需求[14-15]。 因此,奢侈品动力论的一个重要矢量,是奢侈品的消费和奢侈环境的享用从贵族和上层阶级向社会更下层的其他人群的延伸。当然,这其中包括不同等级的“次奢侈品”的消费,这些东西随着时间的迁移成为更广大层面的人群有能力购买的商品,从而转化为必需品。有学者指出[16][9]135,现代社会早期,在欧洲的有些地方,不仅富有的商人,而且连匠人和熟练工也都有购买“次奢侈品”的明确愿望(如皮带、皮鞋、带银制或金制钮扣的背心、酒类、咖啡、茶叶、食糖等),而且展示此类物品很可能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核心部分——但是不包括诸如高级家具、餐具和居家摆设那类非必须商品。这种“日常奢侈品”的需求在16世纪的欧洲、中国和日本大幅增长[9][17-18]。 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消费文化的发展使得“日常奢侈品”的获取变得容易,种类得以拓展。照相、广告和电影将它们的具体形象带给千家万户,强化它们的迫切性,展示它们的魅力。随处可见的物品形象和新的消费场所,刺激了消费文化的梦中理念:好生活存在于奢华富足、风度时尚、稀有美丽的东西和人们中间。我们可以把奢侈品视作是悬浮在消费文化表层商品、场所和人们上方的东西,让人仰而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