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2)11-0005-12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社会现象。人的主体精神一旦通过某种客观载体——声音、文字、器物、书籍、艺术品、表演等等——表达出来,并且成为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媒介(包括纵向的历史传递与横向的空间交流)时,便形成了社会文化。因此,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精神世界通过物质化载体而得到的社会化表现形态。它扎根于人类主体的精神世界,而回荡于人与人的“主体际”之中。正因如此,它形成了把人们内心世界内在地联系起来的纽带与精神性血脉。社会成员之间通过外部载体而形成的无数这样的纽带与血脉的交织,形成了我们所称的“文化空间”。这样的文化空间结构自然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活生生的人类主体精神的内涵,二是承载着这种精神内涵的贯穿于人们之间的活生生的物化载体。没有贯穿于人们之间的活生生的物化载体,文化就会封闭于每个人的主体精神之内而无法外达,因而无法达于他人内心世界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沟通,也就无法形成文化。相反,如果仅有物质化载体而没有人类主体精神内涵,文化载体就失去其内在灵魂,其蕴涵于文化载体中的精神意义就无法得到解读、破译与共鸣,从而产生不出社会精神交流的结果。随着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工业社会转型,从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和生态型生产方式转型,中国社会中文化空间的转型自然也在人类主体精神内涵和承载这种精神的物质载体这两个层面上表现出来。因此,如何在转型中构建当代文化新的空间,就成为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 人类主体精神内涵的转型,这是文化空间的灵魂。人类主体精神虽然在个体生命内部存在,但其内涵却是社会性的。没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内在联系,孤立的个体不会有文化,也就没有作为文化灵魂的个人主体精神内涵。人类个体原本只有本能的生命冲动,而在后天的社会关系中逐步生成了越来越丰富复杂的心理空间——日益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理性世界。这是个体精神对社会存在的映现。而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人们,通过实践交往而发生主体精神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创造,并在共同的集体活动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特质,也即该社会集体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卢卡奇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概念“社会总体性”在文化上的表现。每个个体分享和认同这个集体的文化特质,其最集中的表现是文化的民族性,其成为我们社会共同的道德行为准则与国家集体意志的根基。 中国在农耕社会的封建时代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基于血缘伦理情感的道德准则和维护大国统一的爱国观念,以及扎根于兹的将人伦关系赋予自然宇宙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由近现代革命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念也经过岁月的锤炼而注入到民族文化之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文化随着其文化载体汹涌而至,由此造成中国当代文化领域中的冲突与挑战。这种文化冲突有可能使中国固有文化特质发生动摇,而新的共同认可的文化特质尚未形成,造成文化失范——它既可能表现为集体意志的消解,也可能表现为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冲突。这是必须防范的转型时代的文化危机。所以,转型时代在文化内涵建设上,首要任务是要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具有民族特征的新文化特质,使其成为社会成员共同分享与认同的价值准则,以作为社会集体意志与集体行为的合法性依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包括新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中国文化之根决不能断裂。文化不是科学而是价值,是民族的符号和血脉,是社会集体生命的根基,决不能从所谓“科学”和“现代”意义上嘲笑与全面清算。实际上,建立了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的西方人仍然没有废除《圣经》与基督教,因为那是其文化之根。一旦失去文化特质,中国社会将成一盘散沙,文化上的“忘国”才是根本意义上的“亡国”。 而在另一方面,在此大前提下应当允许文化的多元并存,在共认价值标准前提下形成各种“小众文化”,用丰富多样的文化满足具有不同文化偏好的不同群体的文化需要。中国有13亿人口,占有极小比例的“小众文化”就会拥有大量的人口。因此,转型时代的中国应当提倡为数众多的“小众文化”,由此在文化内容上倍增式地开拓出新的文化空间。 二 人们在生产文化产品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生命凝结在这些文化作品之中。社会文化是这些文化作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而这个消费过程,就是社会成员相互解读、破译和领悟蕴涵于文化产品中的主体精神内涵的过程。这样一来,人类的心理空间就被展现出来,使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物质世界真正成为一本打开了的书本,展示着人类的心理世界,由此成为文化的社会空间——将无数人的心理世界的无限多样的情感、意志与想象力联系在一起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空间,并由此产生社会的冲突与共鸣,在冲突与共鸣中不断创造、产生出新的文化及其表达空间,形成生生不息、不断在流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文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