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2)11-0005-12 中国从漫长的农耕文明中走来,在经济变革的过程中,思想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转型,中国特色文化的具体内涵与性质不同的西方工业文化有哪些共融面、契合点,则是需要弄清楚的基本问题。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产生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农耕文化。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性质规定着农耕文化的性质。而农耕生产方式的性质源自这种生产方式的资源——土地——的性质。 土地具有少变化的稳定性。“天下之物,有新则必有故。屋久而颓,衣久而敝,臧获牛马服役久而老且死……独有田之为物,虽百年千年而常新。”①土地的寿命与大地一样久长,得土地者便拥有传世恒产。不仅如此,与土地的这种稳定性相联系,其自身还具有另一特殊属性,即作为农业生产的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性。只要耕地播种便有收成,季季如此,年年如此,永不枯竭。“或农力不勤,土敝产薄,一经粪溉则新矣。暨或荒芜草宅,一经垦辟则新矣。”② 土地的第二种特性是朴素、实在、守时。它总是朴讷无语,无所奢求;只要播种、浇水、施肥,总给予收获;并不因人因势而变,诚实无欺。这一品性培养出农民崇尚纯朴、厚道、诚信的性情,喜欢老实巴交的厚道人格,而讨厌浮夸、奸诈、机巧之徒。“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③ 土地的稳定性引发出以土地为命的农民居住的固定性和生产的家族性,以及培育起了以家族利益中心的集体观念。那种居住的固定性与以家庭为耕种租赁单位,以若干有血缘亲情的家庭间协助合作的生产形式相结合,促进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家族集体意识。中国人的关注度由强到弱由近至远呈现出七层由小到大的时空圆,个人—家庭—家族—亲戚—乡邦—社会—国家。所以,中国的文化的命脉不是西方的社会文化、国家文化,而是生长于家庭的亲情文化、家族集体文化——亲情是第一位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④,道德是第二位的。道德与礼的功能在于维系亲情中上下主次尊卑秩序,并通过维系家庭秩序的稳定进而达到维系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农业生产具有强大的依赖性,农民因不能摆脱依赖而养成了顺从意识。农作物耕种收获的最大依赖是土地和掌握雨水风雪的苍天。如果没有土地,就不能耕作,就没有了粮食来源,无法生存,于是无地农民必须租赁地主的土地耕种,从而与土地主产生依赖关系。若有土地,而天气不好或遇上风、水、旱、虫、涝等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农民还是无法生存,从而对大自然具有依赖性。即使有土地、年景好,如果没有家庭成员的帮助、家族的帮助,个人同样无法生产、生存,因而又有着对家庭、家族的依赖关系。由于一个人对这种种依赖关系无法挣脱,必然采取顺从的态度,从而养成与依赖性相伴生的顺从意识。 农业生产对于自然的依赖、敬畏和顺从,生发出天地与人同心一体的天人合一思维,以自然为道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天地大爱品德和万物生生不息的自强不息(包括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精神。人们每关注年景收成好坏、人事成败,先想到天地,从天地中找原因,“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⑤,“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⑥。于是,将天地拟人化,“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⑦;将人天地化,“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⑧,形成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阴阳交通,天人和同,故曰和之至也”⑨。天地包容万象的宽大胸怀和普惠于万物的无私大爱,同样给予人无私品德的启迪,“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⑩,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法自然之德、佛学中的普度众生之惠等都与天地大爱对人德的启示有关;同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1),天地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培育了人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入世热情。 正是农耕文化的稳定性与再生性,衍化出耕种者朴实敦厚诚信的文化品格和重实际的务实精神;由家庭族群世代居住、耕种于一方水土的生产生活模式,培育出重亲情的家族集体意识、人情关爱和维系稳定秩序的德礼文化;农业生产对天地的依赖性、顺应性,启发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维、道法自然思想与和谐文化;天地泽惠、载育万物品格和自强不息精神,启发人以成就万物的大爱品性和建功立业的入世热情;天地阴阳的无穷变化,培育着中国人超强的感悟力和生存智慧。这些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内在的精华。 二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虽有其稳定性、承继性的一面,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更新作缓慢的演进。在跨入工业文明时代并受到世界工业文化影响后,当下的中国文化已与传统意义上的农耕文化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工业文化(12)在本质上与农耕文化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其一,工业生产赖以支撑的资源不再仅仅是土地,而是无所不包的所有自然资源;于是,人类便向整个地球索要资源,从大自然中获取生产资料。这种向大自然进军、征服大自然的生产,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而不是顺应和谐。 其二,这种“人定胜天”的天人对立观念建立于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过分自信。其自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自然界的主人,人具有永无满足的强烈欲望。二是人拥有不断实现强烈欲望的智慧与才能,不断地获得知识,进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社会制度的改革,生产出可以满足人类欲望的现代化的先进工具和先进制度。这两种自信反映出工业文化的特质:肯定人的欲望,张扬人的个性,崇尚创新和竞争而不是压抑个性以求稳定。竞争和创新是工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