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2)11-0005-1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主流媒体对传播传统文化的高调介入,以及文化界兴起的诸如读经、祭孔以及儒学大会等振兴传统文化的活动①,本来是冷门的传统文化一时间又“热”了起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关系到对传统文化的整理与研究,也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化解社会危机,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一 传统文化回归中国人的生活,原本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文化本来就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其滔滔河水中,既有来自源头的水,也有流经各阶段的水——文化不是断裂的,而是有其连续性的。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继承其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再发展新的文化。但是,这里边有一个如何继承和发展的老话题。 文化既有其连续性,亦有其阶段性。作为阶段性的文化,必然决定于其所在的社会制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主流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至少经历过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等几个阶段。就社会制度而言,也经历过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文化内涵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而在中国,由于封建社会长达数千年,因此封建文化占有了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封建文化就其组成而言,当然包括了帝王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平民文化等几个部分,但是其文化的主体则是帝王文化和士大夫文化。这样的文化,不乏精华。如儒家的大济天下功业情怀、重视高尚人格的内修精神,道家的反对人性异化、追求自然人性和精神自由的思想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过,从本质上看,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却是为封建专制制度服务的。 如果作认真而细致的分析,当今一些人所提倡的“四书五经”,实则也充分代表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权力话语。所以,今天人们常常谈到的一些传统文化的话题,往往含蕴着很深刻的封建专制内涵。例如,“天人合一”思想的本义并非要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论证君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②;“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③。即人世的一切皆是仿天而来,社会伦理亦然;君权神授,皇帝号称“天子”,皇帝的统治是神圣的合理的,一般的平民不能挑战他的权威。当然,“天人合一”思想中也有约制皇权的内容,皇帝和大臣要循道而行,循道则治,不循道则乱。故帝王之道是立教化而正万民,正万民方能正四方,正四方才能风调雨顺。西汉时董仲舒向汉武帝所献的“天人三策”,集中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是,它总体上还是为了维护皇帝的统治。又如,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亦承接了“天人合一”思想而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⑤。强调的是臣子的修养,本质上是引导臣子不偏激,不越位,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顺民,做一个谁也不得罪的和事佬。对于君王来说,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性格,再好不过的粹中品德。然而,也正是这种臣子的性格,使封建专制有了万代铁筑的基业,再怎么腐朽,再怎么衰败,也能维系其统治。这就是徐炳昶所批评的“惰性”,鲁迅所批评的“卑怯”。所以,鲁迅说:“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⑥其言虽出于民族危亡的特殊年代,但仍可以说明此说对于中国人健全人格形成的负面影响。 其实,古代所讲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也都是建立在封建伦理基础之上,并且服务于其等级统治的。认识不到这一点,就盲目地倡导它,往往是祭起封建专制思想的还魂幡,很容易带人进入歧路。例如,古人所讲的“忠”,并非普适天下的诚信;“为人谋而不忠乎”⑦,孔子这里所讲的那个“人”,不是所有的人,而是专指臣子所侍奉的主人。至于“孝”,当然对当今促进家庭邻里和睦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古人说的孝也并非只是孝敬父母那么简单,它包含了“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⑧的纲常规定。所以,今人教儿童读《弟子规》、读《孝经》,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能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岂不可疑。再如,“节”自然可以反映古代士人重气节的好传统,但是其中死于君、死于亲的愚忠愚孝,就不值得提倡;而“义”者,宜也,也是指按照封建的礼节行事,如管子所说,无违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所以,离开三纲五常去讲仁义礼智信,去讲忠孝节义,不仅于其义不得要领,而且很容易把封建的糟粕当做精华兜售出去。 “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自有其偏激之处。如鲁迅就明确表态,要青年人少看甚或不看中国书⑨。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正是如胡适、陈独秀、鲁迅这些来自封建社会内部的知识分子,看到它对中国发展的阻碍,才奋起批判,清除它的不良影响的。在鲁迅写的《狂人日记》中,“狂人”翻遍了中国书,从字缝里看到的只是两个字:“吃人”。这实际上是对封建文化的强烈控诉,控诉它对人性的泯灭。这也点到了封建文化的死穴。从总体上看,传统文化是强调集权,而缺少民主思想;重视社会群体意识,而忽视人的个性;惯于服从,而很少异端。这些都是今人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不能不察的。 二 进入新的时代,继承传统文化意味着:有鉴别,有选择,有承传,有批判,不能囫囵吞枣,有用无用整个吞咽下去。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清理。所谓清理,包含着两个意思:其一是整理。即整理这些传世的文献,对其进行辑佚、标点、校注,以供研究、传播之用。古籍整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使这些文献得以保存并流传下去,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文献,都在整理的范围之内。当然,整理的另外目的是为了使用,或供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或供读者阅读。因此,也会因社会所需而分出整理的先后,那些传世的经典自然应该优先整理。其二是甄别。即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作出甄别,要确切解释其原始含义,并且作出价值判断——这些作品中,哪些属于中华文明的成果,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具有超越时代、族群和意识形态的思想和审美价值;哪些则带有明显的封建专制属性,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的不是促进而是阻滞作用。尤其是对《论语》《庄子》《孟子》等影响深远的经典,更应该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既要看到它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奠基作用,看到这些经典在建立社会秩序、人的自我完善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同时还要指出这些经典所具有的局限,它们的落后性,特别是它们与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民主化进程的不相适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