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新文化都是青年亚文化 蒋原伦/《读书》,2012.10.107~112 一切新文化是青年亚文化,是因为今天新文化中新媒介技术的含量所致,每一种文化都有新媒介作为平台,并且与我们以往所理解的文化不同,新媒介文化没有底蕴,没有传统,没有承传,没有内在的逻辑,自然也没有深度,它突如其来,生生地楔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它依托的是年轻人的欲望和活力,就像前两年网上流行的“偷菜”,风靡一时,一旦欲望转移,转瞬之间就会销声匿迹。依往常的理解,新文化是由新观念和新立场孕育的,新旧文化交替或融合是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演进,如“五四”新文化运动,西方的宗教改革运动等,在这些文化运动的背后,其巨大的技术或经济动因是隐性的,是慢慢发酵,积蓄力量,然后有所突破。但是今天,我们称之为青年亚文化的那些现象,其技术和媒介特征十分鲜明,电脑、手机每一次更新换代,互联网的每一次提速,每一款新的软件面世,都会有相应的新的文化品种产生,而文化观念的形成远没有技术的步伐那么雄健和迅速,因此至少在青年亚文化领域中,观念的文化已让位于技术的文化。技术的文化比观念的文化更受年轻一代青睐,因为观念的文化以长期的积累为底蕴,技术的文化以方便快捷为旨归;观念的文化其丰富性和歧义性相辅相成,把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而技术的文化以统一性和标准性便于大众接受;观念的文化因深邃而博大,技术的文化以精确而明了。新媒介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产生不依赖于人们已有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而是要改变人们的文化习惯,即新媒介技术的使用者必须适应新的规范,而不是在原有的规范中逐步改进,这里有某种逼迫就范和限制的意味,新媒介文化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但是,这既不是社会道德的压力,更不是法律的压力,对于某一年龄层以上的人来说是唯恐落伍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新时代和新媒介技术的产物。以往,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产生,都带来堕落的可能性,例如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讨论的是电影对青少年的害处,六十年代,关心的是电视能否教坏孩子,但是,最近我知道家长们最大的担忧是怕电视会看坏孩子的眼睛,而不再是道德担忧,这种情形只有最近一二十年才逐渐显现。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基本是青年人受到来自传统的压力,文化规训是年轻人进入社会的前提。然而,新媒介文化似乎将这一情形颠覆了,使得中年以上的人群担心被新媒介技术所淘汰,他们并不担心被流行歌曲所淘汰,不担心在服饰穿戴方面落伍,但是却担心被某种技术形态所淘汰,这或许就是技术垄断的真正含义。 青年亚文化往往表现为反规训的娱乐文化,由此带来的文化娱乐化潮流,许多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有分析,然而,它们在当今日常生活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即新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改造,在日常生活中注入了互动性文化。这里,日常生活的互动性,不是仅仅指以往的人际交往人际应酬,而是说原本个人生活空间的阅读、思考、游戏都渗透着人际互动,这在新电子媒介出现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今天流行的电子青年亚文化基本上都是互动文化,无论是手机、微博,还是粉丝文化、拍客文化等等。 网络民俗研究 徐瑞华(南京理工大学)/《贵州社会科学》,2012.11.110~114 网络民俗,也可称为在线民俗,指的是在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载体,由一些盈利或非盈利的网站向公众提供服务平台,由网民注册后加入、参与、创造所形成的民俗。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网络祭拜、网上祈福、在线占卜等。参与网络民俗活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直接使用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内容。①在线使用。在线使用网站提供的服务,如在祭祀网上点蜡烛、献花祭拜、留言表达思念之情。②下载使用。将网站提供的软件下载至个人电脑进行使用,如许多占卜软件,可以用来测试、占卜,以推测未来或者决疑难,定取舍以趋吉避凶。2.自由发布所需内容。①自己将所需内容在网上撰写并发表(也称为发帖),内容以求福避祸为主,如遇到困难就发帖“求祝福”、“收集祝福”。②在别人的帖子中跟帖或转帖以示“沾喜气”、“接棒”等。如备孕前在别人已孕的帖子中接“好孕棒”、找工作接“OFFER棒”等。这些都是传统民俗在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形式。于网络民俗以互联网为基础,因而与传统民俗相比较,具有许多网络时代的特征:民俗的主体以都市居民为主,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无区域限制、覆盖区域广,参与方式便捷、简单、环保,参与的内容多以共通性的民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