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2)10-0142-08 一、如何瘦身的巨无霸?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个渗透各学科的“巨无霸”。由于抵制学科界线,几乎任何学科都可以挂上文化研究的快车。加上文化研究的方向与课题常常与现实问题紧密相关,当今世界新问题层出不穷,新课题发展不断,导致文化研究发展的庞大与不可节制。虽然文化研究如今依然风头强劲,其研究本身臃肿不堪已是事实,急于瘦身。 国际知名的文化研究期刊《连续统一:传媒与文化研究》于2011年出版特刊,专门讨论由于文化研究的庞杂而引起的“复杂性”(complexity)。洪美恩(Ien Ang)作了名为“导航复杂性:从文化批判到文化智力”的序言,认为成为“超级学科”的文化研究,其扩张已超出任何人的掌握和想象,文化研究的复杂性亟待梳理: 21世纪复杂得可怕的世界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经验的重要部分。如何为我们备受挑战的时间导航定位?作为文化研究者,我们面临这一任务能扮演什么角色?过去几十年的人文社科学术已经拥抱复杂性,将之理论化和目的化,使之成为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洪美恩看来,跨学科的理论资源开启了文化研究的复杂性。过去三十多年来影响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的批评理论:从结构主义到文化主义,从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从女性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从反本质,反简约到后殖民主义,几乎所有批评理论都“拥抱”复杂性。文化被定义为“是永远流动的,多元的,不可能简约到一个单一的起点”。德里达认为“意义要由语境决定”,而“语境是不确定的”。文化研究对复杂性,用洪美恩的话来说,是“崇拜”。同时洪美恩还抱怨这些复杂性也常体现在日常的文化研究教学和研究中。以学本会议为例,一些会议文章“常常使问题更复杂而不是更清晰”。因此洪美恩提出了她的新观点,那就是“如果真正跟现实世界联系去处理复杂的现实,文化研究必须走出解构主义的文化批判,转向文化智力”。世界复杂问题的可持续要求承认复杂性,因为简单的结论是不能持久的。同时文化智力承认对付已呈瘫痪状的复杂性需要单纯化。发展单纯化不等于简单化:“一句话,如何简化而不简单化?”① 寻找亚洲经验与文化研究的多元范式有助于梳理文化研究的“复杂性”,简化文化研究,意义非比寻常。②在复杂的文化研究世界格局中关注亚洲的独特经验与研究范式,不仅可以为文化研究“瘦身”,同时探索亚洲文化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可能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从而开辟新的研究前景与研究思路。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意义与陷阱同在。建立亚洲文化研究的多元范式,会遇到诸多理论挑战。如何梳理亚洲身份认同的问题?如何定义亚洲经验?为什么要寻找亚洲文化研究?它说明一个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问题?这些问题在汉语和英语的文化研究学术界是否有共识?本文仅就亚洲经验与亚洲文化研究范式建构为文化研究“瘦身”的意义进行讨论,同时也探讨亚洲文化研究这一领域面临的身份认同,他者与意识形态的问题。 二、亚洲经验与范式建构的意义 “亚洲经验”(Asian Experiences)一词最早来自经济领域,主要指上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以及后来中国经济崛起的奇迹。在西方国家,“亚洲经验”亦指亚洲移民讲述的个人经历。大学或社区常常举办这样的多元文化讲座,以增加社会的亚洲意识(Asian awareness)。澳大利亚的一个旅游网站也叫“Asian Experiences”,主要鼓励年轻人去亚洲旅游,“认识自己的邻居”。 除了跨学科,文化研究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非主流,二是研究当下性,三是研究范围通常由关键词主导,如权力,身份认同,再现,抵制,被看,空间等,不囿于传统学科,更不仅仅局限于地域。因此纵观文化研究探讨的全球化各种问题,“亚洲经验”和个案在文化研究中似乎从未缺席,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西方各国都有“亚洲研究”,关于亚洲的会议和出版物源源不断,只要看看《连续统一:传媒与文化研究》近年来的出版,基于亚洲经验的研究比比皆是。换句话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文化研究有极强的本土化能力,为什么还要提出亚洲经验与范式建构?有必要为文化研究“画地为牢”吗?其实“画地为牢”是一种身份认同。三A文化研究圈的划分亦如此。现在用“亚洲”来限定文化研究的领域甚至方法,理论上并不矛盾。 事实上,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在亚洲以外的立场(比如西方)研究亚洲,与亚洲本土的研究始终存在“在场”与“缺席”的问题。虽然文化研究关注全球化下本土文化的变化和影响,有极强的本土化能力,但汉语学术界与英语学术界的文化研究并不同轨。其研究视角,理论和方法都有差别。在某种意义上,英语与汉语的文化研究仍在自说自话。没有研究证明双方的观点有足够的交流。 “亚洲经验”的呼吁,首先是身在亚洲的文化研究学者感觉西方的理论不一定适用或不一定够用,在文化研究的各种理论介绍之后,有一种走自己的路的要求,进而寻求适合自己特点和经验的亚洲文化研究理论和范式建构。这既是学术发展的要求,也是“走向世界”意识形态的必然。 当前一些媒体和媒体人不无得意地宣扬全球化正将世界推向单一的同质性文化(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观点)。的确,全球化时代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抹去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互联网传递的文化超出一个国家的实体管理(超出国境线)。而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健康都依赖于全球市场。当国家对自己的文化和经济掌控无能时便是对国家主权的一种威胁。然而全球化也让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更注意到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研究对全球化下当地经验的解读,让各种边缘或弱小的文化和人群得到关注,使各种文化的差异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其研究理论都有相互可借鉴的地方,而其研究范式通常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