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0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3)02-0057-06 苏格拉底在西方文化上的地位无与伦比,这不是因为他使哲学从天上转向地下,开创了道德哲学,也不是因为他的辩证法和理性主义,而是因为苏格拉底为哲学献身。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构成了西方哲学与宗教的最高事件。它们表明哲学与宗教作为真正的生活方式,其存在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西方人的心灵。人们通常的理解在于,苏格拉底是被民主社会错判而冤死的。美国学者斯东的《苏格拉底的审判》就把苏格拉底塑造成自由斗士,被政府法律迫害致死。①严群先生翻译的《申辩篇》将苏格拉底之死看作品行高尚的哲人为城邦的正义与善含冤致死,读后不禁让人为苏格拉底叫屈。②然而,如果我们从哲人与城邦的关系来看,苏格拉底被处死的责任并非仅仅在于城邦,苏格拉底这样的哲人在任何城邦,无论民主制、君主制还是僭主制,都不可能被完全接受,因为他忽视了城邦的礼法,无视政治活动的特质。 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没有写下任何作品。要理解历史上的苏格拉底,我们只能诉诸柏拉图、色诺芬、阿里斯托芬以及拉尔修等人对苏格拉底的画像。柏拉图比苏格拉底小43岁,色诺芬还要更小一点。据说柏拉图20岁时拜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收下了他“梦中的小天鹅”。③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他对苏格拉底作为哲人生活方式的反思,这种反思贯穿其一生。色诺芬出身行伍,他最后一次见苏格拉底时至多不过24岁,此后离开雅典加入居鲁士的远征军,就再也没有见过苏格拉底。④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更是城邦中德性高尚的公民,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则是非常隐微地体现出来。阿里斯托芬是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喜剧诗人,他对苏格拉底的讽刺揶揄极尽夸张之词,与柏拉图和色诺芬截然相反。但要理解苏格拉底与雅典城邦政治,我们离不开阿里斯托芬。柏拉图的对话很多时候都在回应阿里斯托芬,尼采认为阿里斯托芬具有可靠的直觉,因为他将欧里庇得斯和苏格拉底的出现看作希腊文化的衰退。⑤本文拟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运用上述资料,汲取当代政治哲学家研究的精华,重新思考苏格拉底之死问题。苏格拉底具有公民与哲人的双重身份,政治哲学的真正开端始于苏格拉底之死,这意味着作为公民的苏格拉底与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之间的冲突达到了极致。本文就是要考察这种冲突如何产生,如何化解,如何理解哲人与城邦、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尼采早已警告我们,苏格拉底是最值得拷问的古代现象,他是超越人的尺度的人,是个“半神”⑥。 一、苏格拉底的两种面相:公民与哲人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民主的繁盛时期。他出生时,伯利克里还是一个年轻人。在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上演时,苏格拉底只是一个孩子。他和雅典公民一起观看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感受着雅典的伟大文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苏格拉底40岁左右。阿里斯托芬的《云》上演时,苏格拉底57岁。70岁时,苏格拉底被雅典城邦判处死刑。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名工匠,他笑称自己的祖先是工匠的始祖代达罗斯,但苏格拉底却没有任何手艺。他体魄强健,相貌丑陋,类似林神塞利纳斯。苏格拉底生活异常节俭,由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最后只能靠朋友学生接济。他酒量很大,但除非场合适当,否则滴酒不沾。一年四季一件长袍,赤足行走,冬天亦如此。在雅典城邦中,苏格拉底立下无数战功。柏拉图提到,苏格拉底以其非凡的勇敢而闻名。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以自己作为一名出色的战士而自豪。⑦在《会饮篇》中,通过阿尔喀比亚德之口我们知道苏格拉底面对严酷的战役表现出的勇敢和顽强的毅力,远远超过他的同伴。⑧在《拉刻篇》中,拉凯斯将军评论道,如果其他雅典士兵都像苏格拉底一样勇敢,雅典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光荣,大撤退的事根本就不会发生。⑨这表明像色诺芬这样的将军为什么会由衷地崇拜苏格拉底。但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不是以勇敢著称,而是以节制著称。他敬拜诸神,节制欲望,注重实践德性。他教人们虔敬友爱,锻炼身体,遵守法律,他自己几乎没有违背城邦礼法的地方。 关于苏格拉底如何对待法律,有两处史实可考。一是苏格拉底作为公民被推选为“五百人大会”议员,雅典人要集体审判十将军,因为他们由于风暴没有注意运回阵亡的士兵尸体。当时诸多议员迫于压力,只有苏格拉底冒着被逮捕和处死的危险坚持十将军无罪。虽然苏格拉底的意见没有奏效,但事实证明雅典人最后还是承认法律的宣判是错误的。在三十僭主统治雅典时期,议员苏格拉底受三十僭主的胁迫,要他判萨拉米斯的赖翁死刑,但苏格拉底坚持不去行不义。⑩另有一例是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他本来可以缴纳一笔罚金,就可以改判,或者在克里同的帮助下逃往其他城邦,但他仍然选择死亡。除了作为哲人的原因,作为公民的苏格拉底深深热爱自己的父母之邦,违背法律是公民的耻辱,即使逃到其他城邦,也会被人耻笑。(11)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在危难时期的表现真正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何履行公民义务。而对于法律,除了成文法的城邦法律之外,苏格拉底提到还有更高的不成文法。当他与希庇阿斯辩论法律和正义的关系时,提出“正义即守法”。苏格拉底这里意指守法包括城邦法和不成文法,而不成文法是神明制定的法律,诸如孝敬父母,禁止乱伦。(12)关于不成文法,亚里士多德举过安提戈涅的例子,从中引申出礼法本身的正当在于自然法。20世纪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其著名的文章《公民不服从》中,称公民不服从精神在于履行对原初社会契约的承诺,履行公民的政治责任。(13)苏格拉底服从法律实际上正是体现了阿伦特所说的公民不服从精神,彰显了真正的公民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