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65.5 文献标识码:A 一、德勒兹对于康德时间观的批判 德勒兹在关于康德哲学的一篇文章中,如此评价康德的哲学:“时间脱了位”①。这句话出自于《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在获悉父亲死亡的真相后,对于这大逆不道的罪行的愤怒和感怀之辞。故而“脱位”意为事情不再沿着以往规定的轨道发生了。当德勒兹用这句话评议康德哲学时,所表达的正是康德在其先验美学中颠覆了以往的时间概念,使我们对于时间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理解德勒兹对于康德的评议,我们有必要首先明确康德的时间定义。 “时间不是以某种方式从经验抽象出的经验性概念……时间是先天地被给予的。唯有在时间中,显像的一切现实性才是可能的。”②时间是经验发生的形式。经验在时间中发生,又在时间中得到确定。一方面,康德认为时间并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康德也提出,发生在时间之内的经验是不停变化的,然而时间本身却并不因为经验内容而发生变化。在这一意义上,时间抽身于经验之外,成了永恒但却空洞抽象的时间。时间虽不是独立的存在对象,但毫无疑问,从康德开始,时间具有了独立性,并且对于经验有了决定性。 在康德的时间定义提出之前,时间是由发生在空间中的运动决定的。比如,一个白天意味着太阳从东向西的运动过程。在日常语言中处处显示出时间的“空间化”。“一袋烟的功夫”,或者“白驹过隙”,抑或是“光阴交错”,这些都是用可见或可想象的画面来表达时间的流转,使不可见的时间成为具体的形象,或者成为可以在空间内标示出的某个具体的点。这种把时间转化为空间的办法方便了人们对于时间的把握,使人们更容易地建立了时间的共同感。所以,当我们需要约定时间时,所定下的时刻即为双方的钟表指针所指向的同一位置。古人用沙漏、水钟,乃至日晷计算时间,这些办法也是以空间的运动变化确定时间。在空间化的时间中,当人们以空间上的发生诠释时间的意义时,时间的运动被给予了中心。时间是以永恒为中心展开的时间序列。无论此永恒是神或是绝对的理念。时间围绕这些永恒而旋转,正如门板围绕门轴而转动。故而,时间有固定的轨道,时间的完满程度总是以永恒为参照。 这种空间化时间给了人们很多方便,尤其在赋予时间以特别的意义方面更显出其优越之处。不过这种常识性的理解往往会导致推理上的困难。芝诺悖论暴露了这种时间观的矛盾之处。 芝诺用空间分割的方法,将时间分割为出现在空间中的点;在每一个点上,时间都是确定,也是静止的。如此综合而观,时间应当是静止的,何来时间是运动之谈?然而,我们切身的体验是,时间在每一刻、每一个当下都是在变化:其不停地成为“下一刻”。所以,虽然芝诺悖论只是呈现了逻辑上的分析与日常经验的不符,不过这毕竟暴露了时间的空间化和时间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使对于时间的理解成为了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在康德的理论中,时间不再是空间序列,而是各个感觉片断的关系。时间赋予各个感觉片断以可以确定的方式,并且在心灵的反思之下,这些感觉片断更进一步地相互关联:它们之间或为先后,或为同时;或为共存,或为互斥;或为因果等各种线性关系。感觉不再是川流不息、模糊不清的经验之流,而成了有待理性认识的感觉片断。并且各感觉片断的确定,也不再参照永恒确定位置;它们之间晦暗的关系,有待心灵的理性光芒将其照亮。在康德的时间范畴中,时间成了没有任何内容的虚空的永恒性。所以,德勒兹认为,康德把时间从原来的“门轴”之上脱离了出来,使时间成为纯粹的形式。康德从恒常的轨道运动中释放出了时间,使它沿着理性的直线无始无终地延伸下去。 那么,康德所提出的时间观念是否可以解决芝诺的悖论?首先,康德抽空了时间的经验内容,使时间成为了纯粹而永恒的形式,这样所谓的运动与静止就不能适用于时间了。其次,从康德的理论看,他恐怕也不能赞成芝诺对于时间的无限分割。时间作为抽象的形式不能被分割为更小的单位。芝诺的难题在康德的时间概念中被完全化解。 不过,以德勒兹的立场而言,康德的时间定义仍然是个“迷宫”。康德依靠理性认识确定各感觉片断,并于其间建立相互的联系。问题是:为何感觉片断A会和片断B,而不是C相连?为何有时A和B的关联性非常强,而有时又非常弱?在康德所描绘出的线性关联中,这些关系发生的效果是方便于理性知识的建立,而其原因并没有完全澄清。所以,康德的时间概念就是“一座由一条不可分割、永不中断的直线所组成的迷宫”③。此外,对于康德的另一个质疑在于:心灵如何将时间的形式赋予感觉?感觉如何从感觉的连续性链条中被抽取出来,怎样的片断才是完整的片断?从康德的角度来看,一段感觉能成为独立的片断,是当其具有充足的意义时,当其为心灵所识别出时。那么,时间,作为心灵冠以感觉的形式,事实上是一个中介,它所连接的两端是:理性的主体(Subject)和进行经验活动的本体(Self)。它所起的作用就是主体通过时间观察思考本体的经验,并对之作出裁决。“这是一朵玫瑰”,是对于当下的经验片断的一个结论;“这是《蓝色多瑙河》”——是对一段更长的经验的判断。主体通过理性对本体的活动做出各种判断之时,却忽略了感性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朵玫瑰的红色绝不同于其他,这次对于《蓝色多瑙河》的演奏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当康德以时间的长线编织经验之链时,他所捕捉到的只是已经结晶的感觉片断,而无法理解感觉尚未结成晶体时的混浊和杂乱。正如站在岸上的人们所看到的只会是水面上泛起的朵朵浪花,而无法感受到水面下翻腾滚动的波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