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问政成为政府部门、网民和新闻媒体等广泛议论的热门词汇,也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家普遍认为,网络问政是政府执政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形式,是通向善政、善治的助推器。热评之下,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考:网络问政是如何热起来的?网络问政必然导致善治吗?如何让网络问政真正成为善治助推器? 一、热话题:网络问政的兴起 从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首次“触网”,到近三年温家宝总理每年“两会”前夕与网友进行“春天的约会”;从2006年广东省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的推出,到如今各地政府网络问政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搭建,再到各级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创建博客……毫无疑问,网络问政已经日渐红火,成为政府执政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形式。分析其兴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络问政兴起的技术背景 顾名思义,网络问政就是借助网络,政府问政于民、网民问事于政,政府和网民通过网络完成某种在真实空间中很难实现的政治互动。因此,网络问政首先离不开网络的普及。 据CNNIC测算,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网民规模约为5.0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7.7%。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同样,互联网也改变着社会舆论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在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2.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是网络问政兴起的内在动因 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离不开公民广泛自觉的政治参与。但在过去,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制约性、传统政治文化的抑制性和公民受教育程度的参差性等因素,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普遍较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多年来,效率、公平、利益等观念促进了公民民主意识的生成,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又为公民意见表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使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逐渐高涨,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2011年6月,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第一部政治参与蓝皮书。该书对中国公民选举参与、人民团体与自治组织参与、政策参与、接触式参与以及政治参与意识等五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得分最高。 随着网络声音在社会舆论中影响力的加强,网络开始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重要阵地,网民逐渐成为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推动者。数以万计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网络民意潮。 3.当前社会矛盾问题增多与传统政治沟通渠道不足的矛盾是网络问政兴起的社会原因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一个利益调整期和价值重塑期,很多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公众在诸如干部贪污、土地征迁、房价物价、教育收费、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医疗卫生等问题上意见较多、反映强烈。而中国传统政治方式习惯于不公开和不透明,政治过程缺少公众的参与,政治沟通渠道不足,在现实中,一些民间的声音无法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反馈。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一方面是由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带来的沸腾民意,另一方面却是传统政治沟通渠道不足带来的民意压抑。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充当了公众反映或者发泄个人诉求的一种出口和渠道,“上网”也成为一些民众解决自己利益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2010年3月3日的《时代周报》也指出,网络所带来的信息公开化与阳光化,是开放社会和公民社会的催化剂,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型的新动力,网络的出现加快了中国迈向开放社会的转型速度。 二、冷思考:如何让网络问政真正成为善治助推器 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著名政治学家俞可平总结善治的基本要素有六个: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从这些要素来看,网络问政确实具有善治因子。但是,网络问政是否必然通向善治呢? 2009年6月,人民网与多家机构共同开展了网络问政大型网上调查活动。调查数据表明,网络问政逐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但在总体效果上却与公众的期望有着不小的差距。比如在回答“您相信官员通过网络回复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吗?”时,选择“相信”的只有15%,选择“不相信”的有21%,而选择“不知道”的多达51%。事实上,网络问政要想真正成为善治助推器,充分发挥其在表达民意、完善决策、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还需要政府和网民双方从多方面作出努力,而政府首先应该作出主要的努力。 1.正确认识网络问政,避免三种错误心理 一是“作秀”心理。当下,人们普遍看好网络问政的积极意义,个别省甚至已经把网络问政作为考核干部的指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干部都积极认可这种方式,有的干部只是把其当做佯装进步的“花瓶”,打着紧跟潮流、“与时俱进”的旗号,热衷于通过网络打造“亲民”形象,为“问”而“问”,网上“问”得热热闹闹,网下问题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