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财政和其他配套改革的支持,地方政府仍会想方设法设置门槛,让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社会福利分出三六九等;同时,政策引导农民工向中小城镇去,与中国大城市产业集聚度高、公共服务佳、对人口吸引力强的现实相背离,从而可能出现政策引导和人口流动南辕北辙的局面。 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户籍改革中长期存在的模糊地带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明确——第一次明确将迁移落户范围扩大到地级市;第一次明确流动人口合法稳定住所包括租房;再次强调了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不得与户口挂钩;同时还首次明确了户籍改革属于中央事权。 《通知》在多个方面均有突破性的表述,对打破当前户籍改革的僵局有指导意义。 “它意味着除了4个直辖市和16个副省级城市,全国约90%的城市都在户改之列,在范围上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对《财经》记者说。 但户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要求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提供,特别是财政投入以及地方政府行政资源配置的调整同步跟上,否则这项改革就难从纸面走到地面。 李铁表示,关键就看文件内容有无可操作性。“从目前情况看,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因为涉及太多的具体问题,缺乏相应配套改革。” 这正是中国户籍改革的长期困境:一方面国家政策口子逐步放开,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却难以落地。 放开为什么落不了地 将迁移落户的范围从县级市扩展到地级市,是此次《通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一突破用了十余年时间。 在200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11号文件)中明确,将落户条件限定在县级市以下,规定“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 11号文件之后,国家层面再没有颁布对落户条件进一步明确的文件,直到此次《通知》出台。 《通知》确立在县级市以下延续旧政策,而新加入的地级市的落户条件则相对明确且更为严格: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且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通知》同时给符合条件但“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城市,保留了政策调整的空间,这些城市“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更严格的规定”。 什么是“合法稳定住所”? 《通知》明确“含租赁”,这倒是大大降低了门槛,因为此前大部分地方是将拥有自购房产作为落户门槛,而大量农民工进城之后却长期靠租房生活。 文件内容虽然明确,但能否顺利落实?李铁表示不乐观,“县级市以下都难以真正放开,地级市放开更难有什么实际效果”。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在户籍放开了十多年的县级市以下,户改仍阻滞重重。 这份2007年对劳务输出县301个村的调查显示,改革以来累计迁移落户的外出就业农民工,只相当于外出就业农民工的1.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按此计算,全国1.4亿进城农民工中,只有200万左右通过买房、结婚等方式获得城镇户口。这一局面至今未有明显改善。 地处长三角的苏州是传统制造业基地,因而吸引了江苏全省三分之一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又多分布在昆山、张家港等县市。 早在2002年,作为对中央11号文件的落实,江苏省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规定县级市市区、县城镇及其以下地区,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即可入户,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条件。 但在昆山,《财经》记者了解到的落户条件包括:拥有面积80平方米以上、购房满三年以上的房屋产权证、累计20万元以上的纳税证明或五年以上劳动合同证明、不低于昆山平均水平的工资证明、三年以上社保证明等。这基本上将外来农民工拒之门外。 苏州市区的情况同样是“拔尖”式入户。 目前苏州市有1200余万人口,其中600余万人为外来人口,根据该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2003年以来到今年2月,市区外来人口共入户只有86.3万多人,其中引进人才及大中专学生29.6万余人,投资、购房类型户口迁入24.7万余人,通过配偶互相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子女投靠父母的“三投靠”政策入户30余万人。学历、投资、投靠亲属,是在苏州入户的三大途径。 那么,为什么给外来农民工入户设置重重门槛呢? 根据苏州市公安局人士核算,接纳一个外来人口落户,社保等方面的直接财政投入为10万元。 2011年,苏州市全部财政收入3089.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其中上缴中央和省两级财政1949.4亿元,超过了一半。“中央、省级财政应该给我们扶持。”该人士说。 2012年2月,苏州市公安局在一份关于居住证制度的汇报材料中称,由于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城市服务体系的发展速度,社会资源配置与人口增长的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教育、卫生、交通、就业等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面临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