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对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减轻经济的 周期波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支柱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目前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困境,而且二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深层次和 高水平的配合上确实还协调不够。 一、财政货币政策受到“三难”和“三乱”困境的制约 “三难”困境表现为: 一是财政难。财政入不敷出,靠债务度日,越来越沦为“吃饭财政”。一方 面,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已由1979年的 28.4%下降到1995年的10.7%;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刚性化,且行 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支出保持高速增长,压缩赤字难上加难。1980—19 95年,财政赤字从68.9亿元上升到666.8亿元,增长8.68倍,年 均增长16.34%,远超出财政收入年均11.98%的增长速度。而且从历 年情况看,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明显呈加快趋势。现在财政支出中的一半以上要 靠借债来维持,1995年内债依存度高达52.8%,中央财政内债规模从1 990年的197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1537亿元。这种状况的必然后果 是财政政策作用弱化,预期的调控力度和效果难以实现。1995年,财政对固 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力度由1978年的77.6%降为2.6%。受财政困难影 响,国有企业生产运营中应补充的资本金长期得不到增补,国家政策性银行资本 金难以到位,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迫使政策性银行插足商业性业务。总之,财政 已到了无财辅政、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 更为严重的是,有限的财力还严重分散,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 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政府总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导致事实上的地方和部门“调 控中央”。 二是银行难。银行的情况是效益下降,资产质量恶化。1994年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收益率平均仅为0.32%。1995年各银行基层行亏损 的额度有增无减,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基层行亏损严重,导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 有三家全线亏损。而造成银行经营状况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不良资产包 袱沉重。1994年底,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19.7%,其中 90%以上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银行应收未收利息 一直呈上升趋势,这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不良资产潜伏在正常贷款之中。如果再 考虑未计入利转本金和应计未计的亏损,真实不良资产的比重会更大。据有关人 士估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真正能转动的资产在30%以下,银行潜伏着发生危 机的可能性。 三是企业难。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重要落脚点是企业,但企业目前状况也十 分困难。国有企业效益下滑严重,自年初以来,国有企业的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 下降54.7%以上,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在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 已超越安全警戒线,如果按照改革17年来国有企业负债率上升的趋势发展下去 ,到2000年国有企业负债率将接近100%。届时不仅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可能出现债务危机。 由于负债率过高,企业生死系于银行一身,这就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 紧,就会带来生产滑坡,大量企业难以生存;松,则出现通货膨胀。由于企业效 益滑坡,财政增收无门,财政政策难有作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难”的背后,还存在着财政秩序混乱、信用秩序混乱 和企业商业关系混乱的新“三乱”问题。 财政秩序混乱表现为:(1)基本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事业单位甚至财 政部门自己采用造假账的方式将预算内资金转移到预算外,逃避监管;(2)多 头开户现象严重,给审计和监管工作带来许多困难;(3)有关制度不规范,各 级政府皆有减免税的权力,在费用和基金的征收上往往也是各行其是;(4)分 灶吃饭与分税制并存,省以下分税体制仍在建立之中,财政体制的上下脱节问题 还比较突出;(5)财政退库管理混乱,问题很多,加大了财政补贴和财政支出 。与中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成对比的是,各级政府掌握的预算外资 金不断增加,据估计与预算内收入大体持平。若再加上预算体制外资金,则数量 就更加惊人。这一部分资金长期处于失控状态,财政收入流失严重。结果是一方 面基层企业因摊派过重而叫苦不迭,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却出现因缺少财力而难以 完成调控任务的矛盾现象。在财政支出方面,支出的范围和结构也存在着诸多不 合理现象,亟待进行调整。 信用秩序混乱表现在:(1)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用资金财政化。受利益驱 动,一些财政机构在核准的财政周转金范围之外发放贷款,或提供信用担保,扩 大了信贷规模和范围,干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由于缺乏监管,在财政 资金信用化过程中,无论是在资金筹集还是在资金使用、回收方面,随意性都比 较大,各种违规行为屡有发生。“八五”期间,银行信用资金财政化趋势亦愈发 严重。用贷款抵垫企业应补亏损、应付工资、应付税金的现象屡见不鲜。信贷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