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有关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讨论就引起关注。许纪霖指出,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有两种可供借鉴的资源,其一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修正的自由主义思潮和运动,它主要包括来自美国杜威(John Dewey)的民主—自由主义和英国拉斯基(Harold Laski)的费边主义(Fabianism),又称费边社会主义(Fabian Socialism),后者并且成为主流。②张汝伦则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区分为两条基本脉络:一条是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自由主义”;另一条是从梁启超开始,经研究系到第三方面的“本土自由主义”,以张君劢为代表。在张汝伦看来,“第三方面提出的‘中间路线’,未尝不可以说是今天在西方讨论的‘第三条道路’的先声”,二者的“根本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政治民主加经济民主,统称社会民主”;“他们追求的目标——一个既有政治民主,又有经济民主的中国,不仍然应该是全体中国人今天奋斗的目标?当年那些自由主义者的事业,不应该仍是今天人们的事业?”③ 实际上,这些讨论是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公平与效率如何协调的现实社会政治问题在思想史界的反映。有关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史的讨论本身就是当代中国政治进程的一部分,思想的兴奋点通常随着政治焦点的变化而转移,结果导致理性的思索和学术的积淀相当薄弱,讨论话题的循环往复而不易深入。鉴于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加强思想史讨论的学术深度,关注其历史的维度,故本文将重点考察民主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发生影响的相关语境(context),以减少“时代误置”(anachronism)的弊病。 一、“社会主义的灯塔”和“自由主义的明灯” 美国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斯丹利说,在1930年代,拉斯基既是社会主义的灯塔,又是自由主义的一盏明灯。④拉斯基的朋友马丁(Kingsley Martin)说:“30年代可以称之为‘拉斯基时代’。他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全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学生在许多国家担任部长、大臣;他同尼赫鲁和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一类人物关系密切。”又说:“我记得战前不久有一次听中国驻伦敦大使说,当社会主义似乎仍然通过同西方修好而不是与之为敌来获取胜利时,如果哈罗德访问中国,他定会受到他许多门生的殷勤款待,其人数之众多足以举行一次盛大的公众集会。”⑤ 拉斯基究竟有多少中国门生,恐怕难以统计,因为有的人可能仅仅是听过他的课就声称是其学生,而真正以拉斯基作为自己学位论文导师的可能并不多。笔者曾对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生做过初步探讨。1910年代在美国听拉斯基讲课的有雷沛鸿、林毕、张奚若、金岳霖、徐志摩、蒋廷黻等。1920年代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受拉斯基指导的中国学生有钱昌照、陈源、徐志摩、杭立武、王造时等。1930年代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的有程沧波、储安平、王赣愚、龚祥瑞、吴恩裕、楼邦彦、邹文海、王铁崖、樊德芬、费孝通、萧干等,其中程沧波、王赣愚、龚祥瑞、邹文海和吴恩裕直接师从拉斯基。⑥ 当时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费边社(Fabian Society)的大本营,授课教师韦伯夫妇(Sidney and Beatrice Webb)、华莱士(Graham Wallas)、霍布豪斯(Leonard T.Hobhouse)、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等都是费边社的名人,可谓名家荟萃。何以唯独拉斯基的名声最大,吸引了众多中国学人关注他的学说甚或投其门下呢?从当时的介绍或后来回忆拉斯基的文字中可以看到,拉氏的渊博知识与超人的演讲能力,给不少中国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学生都是慕名而来选他的课。例如,在蒋廷黻的记忆中,拉斯基雄辩滔滔的口才令人慑服,且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授课时旁征博引。⑦1937年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许烺光也回忆说:“拉斯基教授是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明星教授,也可以说是教授中的教授,讲课一气呵成,从无废话,如果记录下来,不需要改动任何一字,即是一篇可以立即发表的好文章,确实不同凡响。”⑧ 拉斯基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⑨而他在中国的声名与影响,自然也得益于其门人的介绍与宣传。张君劢之心仪拉斯基即缘于徐志摩、金岳霖和张奚若的介绍。1930年11月16日,刚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不久的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生缪培基,在写给北大政治学会的一封信中介绍拉斯基为该校最负盛名的教授,是“英国特出之政治学者”,“英伦唯一之演说家”,生活“力求平民化”,“对于英国政治,氏亦具卓见”。⑩1946年吴恩裕在重庆《客观》杂志第10期至11期上发表长文《拉斯基教授从学记》,介绍拉斯基的生平、思想、治学与讲课方法,以及拉斯基指导他写作博士论文《马克思的社会及政治思想》的情况。拉斯基不仅在学问上悉心指导吴恩裕,而且帮助吴度过经济难关,使吴得以完成学业。 但是,拉斯基的影响力更主要来自他的学术成就与思想魅力。拉斯基的思想演变虽然大致经历了政治多元主义、费边社会主义、准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四个阶段,但在其内心深处一直是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声音的斗争,其最终的政治理想是趋同与合作,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以合作的方式,使人类社会趋同于社会主义。(11)撇开不同时期具体的语境,拉斯基的思想总体上可归之于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12)但就其历史属性而言,为了避免与德国社会民主党或其他国家社会党的社会民主主义混为一谈,不妨仍将其归入费边主义。拉斯基的大部分著作发表时都立即引起轰动,并很快被译成各种文字。他的主要著作都被译成中文,有的更是一版再版。报刊上还经常有人发表关于拉斯基的文字,或译述他的论文,或评介他的著作与思想,或报导其政治活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