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支失衡、债台高筑问题由来已久,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这一 现象呈日趋蔓延、加重之势,由此所引发的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尖锐激化。 因此,分析财政收支失衡问题,研究实现财政平衡的措施,应成为地方各级政府 “九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地方财政平衡的难点。 地方财政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情况而言,大致源于以下6个 (一)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平衡的基础差。财政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财 政状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晴雨表”。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拉 大、赤字面和赤字额急剧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经济运行 质量不高,使财政失去了扩大收入来源的基础。突出表现为“两个不合理”,即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仍是地方经济的一条“短腿”,制约了地方经 济总量的增长,而且使分税制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主体税源之一的营业税,增幅 过慢,总量偏小,从而直接影响着财政平衡目标的实现。二是经济增长模式不合 理。许多企业的效益增长远远滞后于产值增幅,同时,不少地方国有、集体企业 投资成功率不高,经营机制转换不快,亏损额、亏损面增加,导致国税征不到, 地税征不了,使得地方财政更加举步维艰。 (二)地方税基不牢固,平衡的税源少。分税制明确划归地方固定收入的税 种,大多数都存在自然灾害多(如农四税)、市场风险大(如所得税、资源税) 、征收面广(如屠宰税、个人所得税)、增幅不大(如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 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市场波动较大,地方税收预算经常落空, 有的税种甚至出现完全失收。随着支出的快速增长,地方税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 (三)增支政策不稳定,平衡的主动性弱。近年来,上级频繁出台各种刚性 增支政策,使地方政府压缩支出的努力难以实现,赤字数额发生突发性的高额增 长。据统计,在94、95两年地方财政增支中,政策性增支占80%左右的比 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收支平衡的缺口。同时,许多增支政策出台突然且数额大 ,往往难以增加收入填补缺口,削弱了地方政府搞好财政平衡的主动权。 (四)财政负担沉重,平衡的余地小。目前,地方财政负担日益加重,资金 调度极为紧张,实现收支平衡的空间缩小,表现为:⒈吃饭费用急剧上升。据统 计,“八五”期间地方财政工资性支出一直保持年均增长30%以上的高速度, 在许多地方,保吃饭已成为财政最重要、也最棘手的问题。⒉社会保障支出范围 不断扩大。如实行房改政策后,地方财政要按供给对象工资总额的5%,为其交 纳租房公积金;价格补贴及给特困企业职工发放一定的困难补贴,等等。⒊债务 包袱沉重。“七五”期间,通过财政引进或担保的政策性贷款较多,“九五”期 间,处于还贷的高峰期。目前,有些地方财政债务已接近或超过每年财政收入的 总量。特别是引进使用的外汇贷款,由于汇率调高,汇差加大,还贷压力更加沉 重。同时,各级财政都有数额较大的粮商财务挂帐亟待处理。⒋老赤字数额庞大 。有些地方从省到乡四级财政都出现赤字,这不仅加剧了当前财政的供需矛盾, 而且也为“九五”实现财政平衡构成了直接威胁。 (五)预算外资金征管不规范,平衡的资金渠道窄。目前预算外资金虽然普 遍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但问题仍然很多:一是收费标准畸高畸低,有的随意 减免预算外资金收费标准和金额,预算外资金收入流失严重。二是支出消费化倾 向严重。由于部门进入失控,造成工资性支出大量增加,目前约有70%左右预 算外资金用于发工资。一些预算外资金收入大户用预算外资金盖办公楼、宿舍用 房,购置豪华轿车和高档办公用具,发奖金搞福利,造成社会分配严重失衡。三 是资金使用比较混乱。有的将预算外资金用于放贷,造成长期收不回甚至成为“ 死贷”。有的搞公款私存,等等。四是资金的权属不清。一些行政性收费的资金 权仍为部门所有,大多数事业性收费财政无法审查其收支计划和项目。而且预算 外资金用于建设性支出的数额也呈逐年下降之势,从而加大了预算内对经济建设 支出的压力。 (六)各方认识不一致,平衡的共识难统一。目前,财政收支失衡、赤字数 额扩大的危害,还远未为各级领导所认识,强调以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赤 字无害论”,强调客观因素的“赤字有理论”,强调赤字争取上级补助的“赤字 有利论”,在许多地方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有的看不到财政长期失衡、严重失 衡的后果,对抓财政平衡工作存有消极甚至抵触情绪,认为“财政平稳、社会不 稳”、“经济要上、财政要让”。这些片面、模糊认识,已成为实现地方财政平 衡的最大障碍和阻力。 二、地方财政收支失衡的危害 地方财政收支失衡所引起的消极影响是全面的,程度是极其严重的,从目前 情况来看,地方财政失衡的危害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