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计划机制配置到市场机制配置有一个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相伴的转轨时期。现阶段双重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已逐渐脱离了原传统的计 划经济轨道,但距市场机制配置的改革目标模式尚有相当的距离。 双重体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是计划与市场共同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的机制,即计划——市场机制。这种机制是除了国家按照计划直接配置劳动力资 源外,同时还通过以工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 配置劳动力。 在这种计划——市场配置模式里,传统优先发展部门、国有经济主要是计划 配置,而原先受压制部门、非国有经济的扩张所需人力资源主要来自市场配置。 由于新增劳动力资源与其他新创造资源主要配置在更有效率的部门,所以转轨时 期经济达到了高于改革前的经济增长率。 双重体制时期,由于体制摩擦及操作方面的原因等,劳动力资源计划——市 场配置机制的运行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下一 阶段改革思路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 一、计划机制配置部分的低效性 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否定计划机制的作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存在着 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二者有机结合、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但传统集权体制下的 单一指令性计划却是与市场机制不相容的。由于从原体制内产生的计划机制未完 成向指导性计划的根本转变,劳动力资源计划——市场配置模式也未能实现计划 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与内在统一。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并不是在资源配置 的基础作用与宏观经济环境保障及调控之间的互补,而是相互脱离,把统一的劳 动力资源配置领域切割成了双轨运行的两个部分。 这种双轨运行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市场机制已在非国有经 济领域广泛发挥作用,而国有经济仍是计划配置为主体。其具体表现是,首先, 企业并不能根据工资率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的均衡以及物质技术条件所要求的最 优劳动力数量规模来调整劳动力存量,即企业不能自主用人,不能将富余人员推 向社会。其次,不管企业人员数量、结构怎样,劳动力增量的进入企业仍主要由 计划机制决定,即企业仍然要接收一定数量的统配人员,如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 军人等。第三,由于所有制分割和人事劳动制度的束缚,以及从固定工到合同制 由表面的转变到实质性的转变并未完成,由此造成企业劳动力缺乏流动性,缺乏 双向选择的动力与机制,最终形成企业人员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僵化。 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说明了计划机制配置部分的低效性。传统体制 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造成的技术效率低下在国有企业依然存 在。由此造成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发展速度慢和综合经济效益差等病症。由于 发展速度缓慢,国有工业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978—1994年 ,纯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81.56%下降到38.23%, 16年下降了43.3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2.7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 负债突出,资产空壳化。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为79%,流动资产负债率高达9 9.19%,总资产的88%都是空壳。国有企业运营困难,亏损严重。国家统 计局一项研究报告援引的统计数字表明,1989年至1994年间,国有工业 企业历年的亏损面分别为16%、27.6%、25.8%、23%、30.3 %和33%。最近有关调查资料还显示,在经济增长中,国有企业只提供了20 %的增量,而它们却占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70%,占用了银行贷款的80%, 这当然不是资源优化配置。 二、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劳动力的交流 场所,而且是一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运用价值规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配的 运行机制,它涉及到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和转业直至退休的全过程 ,涉及到企业招聘、支付报酬、提供劳动保护条件、福利待遇、辞退、更新职工 等诸多环节。总之,劳动力市场是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实现形式。 在双重体制中,由于制度条件和历史条件的约束,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从单 纯计划配置到计划——市场配置模式的转变,在就业领域就表现为从劳动力统包 统配到双轨就业运行格局的转变。其特点是:第一,农村劳动力分配和迁移受市 场调节。第二,城市经济中,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的劳动就业调节转入市 场轨道。第三,公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仍基本恪守行政式统包统配模式。 从基本方面来看,国有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统包统配模式,包就业、包福利格 局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国有经济内部悄然兴起的“第二职业”,以及劳动力市 场的运行为一部分人才、能人跳槽疏通了渠道。因此,事实上国有经济在计划经 济的“第一职业”与“市场经济”的第二职业,多数人自愿或无奈地固守计划配 置岗位与少数人进入市场配置之间也是“双轨”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