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 时,由于受经济利益关系的驱动和产业、资源互补结构的影响,大陆与台、港、 澳间的经贸关系获得蓬勃发展,互为最重要的投资、贸易伙伴。 大陆内地和香港在历史上就有着天然的经济联系。自从70年代末大陆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蓬勃发展,香港已成为内地最大的贸 易伙伴和转口港。1994年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额达957亿美元,占香港 对外贸易总额的30.9%,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49%,较1978年增长 30倍。其中,大陆对香港出口437亿美元,占内地出口总值的37.5%。 从进口看,1982年始,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香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转口 方面,大陆是香港转口贸易的最大贸易伙伴,1995年香港转口贸易货值中的 88%,即9843亿港元与大陆有关。作为转口来源地,大陆占香港转口货值 57%,作为目的地,大陆占35%。[①]在内地经港转口外地货物中,以总 额计算,34.1%输往美国,另外7.6%和7.1%分别输往德国和日本。 受内地与香港转口贸易巨幅增长的影响,香港转口港的地位不断提高。1980 年香港的转口贸易值仅占出口总值的31%,到1988年已上升到56%,1 994年为81%,1995年转口总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是高达83%。香 港与内地互为最大的外来投资者。1979年—1994年我国累计批准外商直 接投资项目221618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3094.37亿美元,实际利 用外商投资金额937.02亿美元。在大陆引进外商投资总额中,港澳台资本 特别是香港资本占最大比重。其中香港在内地累计投资总额630亿美元,分别 占外资企业总数的63.8%和外资企业注册资金总数的72.7%。[②]目 前,香港可转移的纺织业加工工序已有80—90%迁至珠江三角洲一带,电子 业工序的80%,玩具业工序的90%,皮具业工序的85%已完成了内迁,已 有85%的香港鞋厂到内地开设分厂,使港商在内地的造鞋比重占了70%以上 。港商在珠江三角洲投资的企业雇佣员工达300多万人,已相当于香港制造业 就业人口的5倍。港商积极投资内地,加快了内地外向型经济发展,也使香港制 造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得到转移,大大提高了香港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了 过去十多年来香港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1980—1994年香港经济实质增 长达6.3%,不仅大大高于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亚太地区也是佼 佼者。在港商拓展对内地投资的同时,内地在香港的投资活动也迅速发展。截止 1996年初,内地在香港投资总额约达300亿美元,建立中资企业4000 多家,中资企业共有中方员工52000人,在港注册企业资产总值400多亿 美元。中资企业已超过美、日,仅次于英资,成为香港第二大外来投资者,中资 企业在香港已从原来以贸易为主的单一经营,发展为集团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经 营。目前,中资企业在香港的金融、贸易、工业、航运、旅游、房地产等领域都 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香港成为内地重要的筹资渠道,两地的金融合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果。香港作 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亚太地区银团贷款中心。至1994年,世界最大的100 家银行中有81家在香港设有分行或办事处,在香港成立的跨国公司总部达71 4家。香港作为世界重要的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中心,极有利于大陆通过香港同 世界各主要金融机构保持业务联系,使内地尤其在组织银团贷款及支持大型建设 项目方面从香港金融市场筹集到大量外资。据统计,1993年香港对内地的银 团贷款为67亿美元,对内地银行和企业的贷款达1948亿港元。内地银行在 香港的存款近年来一直保持在400—500亿港元;港元在内地的流通量估计 有150亿,占港元发钞量的1/4。自1993年允许旅客带少量人民币进港 以来,估计每年有超过50亿元人民币在港兑换。两地互设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现在香港共有13家银行在内地开设27家分行,19个代表处及合资银行、财 务公司,外资银行在内地设立的200多个代表处和70多家分行,绝大多数都 由其驻港机构领导和协调,同时,中银集团已是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中银集团 在香港共拥有16家银行,300多家分行和办事处,共有存款3410亿港元 ,占全港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22.7%。[③] 适应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的需要,两地在交通、通讯和旅游等方面的合 作也发展迅速。过去5年中,香港与内地的电话通讯量每年增长35%。199 3年香港平均每个市民打往世界各地长途电话210分钟,其中约100分钟打 往内地。1993年,由海、陆、空三个途径出入内地与香港的旅客达到882 0万人次。在出入罗湖口岸的3750万人次中,香港居民占95%,即平均每 个香港人一年内经罗湖海关出入内地近6次。1993年香港再次登上世界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