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冬 编译)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G.罗斯基在《中国季刊》1995 年12 月号上发表了题为《中国改革经验的启示》一文,分析了中国改革的经 验和启示。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一、改革的经验 1、历史的作用。作者认为, 中国特定的初始条件推动了制度变革 、市场竞争等各项改革的良性循环。这些条件包括:经济计划制定的非 集中化、改革前农村工业的发展、大型生产设备的分散、商业信息、技 术知识以及海外华人资金的提供等。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因素也对改革 产生了影响,比如,在改革前农村一直存在着市场经济,农民一直通过 市场获得建筑材料和农副产品,换言之,这一时期市场因素并没有消失 2、尝试性的局部改革。罗斯基指出, 即使中央政府发动的改革是 尝试性和局部性的,它也大规模重建了经济生活的组织,推动了日常商 业的运行。这些行动自上而下逐渐地渗透到社会之中,并最终导致了根 本性变革。实际上,买方与卖方、生产者与消费者、工人与管理者之间 的关系,对待工作、教育和个人责任的态度,精英与民众,或者国家与 公民之间的联系等,都随着改革的进行而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3、混乱中的改革。中国改革经常被批评为没有系统性, 缺乏“始 终如一或预先设计好的蓝图”,规则不清晰,因而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和 不确定性,助长了腐败。政策多变也削弱了投资者的投资动力。 但作者认为,投资需求一直过旺这一事实表明,规则的不确定性可 能推动而不是简单地拖延了投资。那种强调改革缺乏明晰规则的看法, 实际上是将改革看成了政府以中央计划的形式强加于社会的做法。 统计分析表明,亏损企业最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管理自主权,而企业 有了自主权,就能较多地使用合同工人,实行绩效工资,提高生产率。 这证实在非集中化的改革中,政府试图通过让企业拥有部分产权的方法 来减轻补贴亏损企业的负担。统计分析还表明,在缺乏清晰的中央政策 指导的情况下,松散型的地方协调决策正推动着企业、管理者和工人从 过分依赖国家转向自负盈亏和适应市场需要。 4、中央控制能力的削弱。 中央财政能力的削弱既是一个出乎意料 的结果,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改革面临的一个最困难 的任务,是迫使国有企业及其职工从舒适的保护网中走向竞争激烈的市 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的 下降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正是在财政赤字和价格压力增加的时候, 中央采取统一行动把企业推向了市场。 5、难以逾越障碍的减少。一些学者提出, 中国的渐进改革保留了 许多重大障碍,突出的是国有企业和银行体制,这势必会阻碍改革深入 。针对这种观点,罗斯基指出,改革的困难被夸大了,应该看到这些障 碍正在消除,譬如,(1)通过拍卖、 合并或关闭等形式解决严重亏损 企业问题;(2)随着失业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放松对解 雇富余人员的控制,并通过补偿、再培训或提供新工作,解决失业工人 的问题;(3)非商业银行转向新的“政策银行”, 专业银行在工业贷 款中扩大商业标准的使用;(4 )让商业银行参与改组破产企业和重建 有生命力的企业的过程并对它们拥有一定股份,以此来加强商业银行的 资本地位并平衡收支。 二、改革的启示 1、改革意味着进步,而不是完美无缺。 成功的改革并不要求取消 所有障碍。正如中央计划的作用能力因为信息不足而受到限制一样,任 何取消所有政策和制度障碍的努力也将因信息不足而劳而无功。明智的 改革战略要识别最迫切需要改正的缺点,并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有限的 行政管理能力必然招致制度变迁的收益递减。摊子铺得越大,收获越小 2、由上面发动但不由其指导和控制的渐进改革是可行的, 成效是 明显的。中国最近的经验显示它正在提前收获渐进改革所带来的经济增 3、应当考虑但不应过分强调初始条件的不同。 中国改革的初始条 件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是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中国式的改革在其 他地方不会产生同样有利的结果。 4、官方政策仅是改革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否认公共政策的基本功 能。但是如果改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的话,政策决定仅代表了一 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的一个方面,而这个动态过程是围绕着一系列相互作 用的因素展开的。这些因素包括:改革的发动、对具体政策的不同反应 、与各种经济社会力量相联系的经济趋向以及制定政策者观点和态度上 的变化等。初始条件制约着对可行的改革措施的选择以及政策的实际效 果。由于环境不同,同样的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5、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作者指出, 用西方经济 学的范式套中国的改革是不实际的。中国的制度结构既不统一也不稳定 ,值得深入研究。经济理论本身已经进入一个变革时期,新的理论把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