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圣经》里讲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希望修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①,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特意变乱人的口音,使人类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并且把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因此那座塔也被称为“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巴别”即变乱之意)。巴别塔的故事其实隐含了不同语言和文明交流的问题。中国也有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不仅东西方对“天”都有一种原始而神秘的崇拜,并且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也有着微妙的联系。“巴别塔”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启发我们:尽管人类被不同的语言和文明所区分,相互间积极的沟通与合作仍然可以起到“补天”的效果——即不同语言文明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共同的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巴别塔”的变乱可能仍然在延续,女娲的“补天”也依然远未完工,现代人的各种文明交流,颇有点像站在巴别塔上补天。 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早在《中国文学》1951年创刊版里就有杨宪益、戴乃迭译李季的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再如1954年北京出版路易·艾黎(Rewi Alley)②编《人民心声:中国民间诗与民歌翻译》(The People Speak Out:Translations of Poems and Songs of the People of Chin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诗歌译介多以体现中国民间诗歌风貌为主,和那个时代的政治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或海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出版过代表性的诗歌选集或个人诗集,自然地形成了中国当代诗歌海外传播的独特样态。从这些海外中国当代诗歌集中,我们也能大致地感受到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与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局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繁荣起来。 一、海外中国当代诗歌 “集结”与身份的明晰化 除了少数中国当代诗人外,多数中国当代诗歌都是以“合集”的形式出现在西方翻译出版界,因此,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些重要的诗歌翻译合集。就查到的资料而言,当代诗歌的翻译出版大致可分为“文革”结束前、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三个阶段。 “文革”结束前的海外诗歌选集数量不多,质量却不低,因为编选者比较权威,有限的几个选本各有特点。如1963年纽约Doubleday出版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许芥煜(Hsu Kai-yu)编译《二十世纪中国诗》(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y),这本书也是海外早期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笔者在哈佛访学期间翻阅了这本书,全书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先驱者的诗,如胡适、刘大白、朱自清、俞平伯、冰心、田汉、汪静之;其次是新月派,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第三类是玄学诗人(metaphysical poets),只有冯至和卞之琳两位;第四类是象征派,这一类诗人最多,包括李金发、戴望舒、穆木天、王独清、何其芳、郑敏、艾青、毛泽东等一共二十五人;最后是“新民歌”。这本诗选对一些诗人的关注和分类与当时国内出版的文学史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它选择了一大批当时内地根本不可能展开的诗人流派,其次,对这些诗人流派的分类即使和今天的文学史比较,也有着个人研究的鲜明痕迹。这本诗选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海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国内的研究视野。不论是历史地回顾,还是现实的考察,海外类似于此的不同视角应该正是我们格外需要关注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著作的详细阅读与分析比较,我们将会从中发现迥然不同于现行文学史的新鲜事例与研究角度,从这些一直被我们忽略或者遗忘的陌生学术领域,重新发掘或者打捞我们一直不为注意的文学史材料,在更加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中,以新的研究立场和方法来审视我们的文学史写作与文学创作。“文革”结束前其他的重要的海外诗歌集还有:1960年由台北Heritage出版,台湾诗人余光中翻译的《中国新诗》(New Chinese Poetry),可惜没有找到此书,否则很想感受一下由中国诗人翻译中国新诗究竟是什么样子?在我的印象中,当代诗人、北大外语系毕业的西川和别人曾合译过自己的诗。1970年爱荷华大学出版了另一位著名华人学者叶维廉(Yip Wai-lim)编译的《中国现代诗歌:1955—1965》(Modern Chinese Poetry:Twenty Poets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1955—1965),1992年纽约Garland出版了他的《隐匿者的抒情:中国现代诗歌,1930—1950》(Lyrics From the Shelters:Modern Chinese Poetry,1930—1950),似乎是对前一本选集的补充和回望。早期关于女性诗歌的选集则有1972年纽约McGraw-Hill出版的Kenneth Rexroth和Ling Chung合作的《兰舟:中国女诗人》(The Orchid Boat:Women Poets of China)。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诗歌更多地被“包含”在“现代”“新诗”或者“二十世纪”中,在海外似乎还没有获得相对独立的身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外出版的许多中国当代诗歌选本,渐渐开始明确“当代”身份,反响有好有坏,编译质量和选择角度呈现出混杂不齐的局面。我们这里大致按照出版年顺序分别介绍如下:1982年旧金山中国资料中心出版Nancy Ing译《夏照:中国当代诗歌选》(Summer Glory: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是一本英汉双语读本;1984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宋祺(Stephen C.Soong)、闵福德(John Minford)编插图版《山上的树:中国新诗选》(Trees on the Mountain:An Anthology of New Chinese Writing),编译质量很高。1987年UC伯克利出版Marlon K.Hom译《金山之歌:旧金山唐人街粤语诗韵》(Songs of Gold Mountain:Cantonese Rhymes from San Francisco Chinatown)。该书诗歌文本是英汉双语形式,编者选译了二百二十首20世纪初在唐人街形成的独特诗歌,有英语讲解,通过诗歌的形式对特定地区的在美华人进行很好的介绍,是一本比较有特点的诗集。1988年纽约出版Stephen Lane和Ginny MacKenzie编《北京—纽约:中国艺术家与诗人》(Beijing-New York:Chinese Artists,Chinese Poets),其中较早地收录了后朦胧的新诗人。1990年夏威夷大学出版美国诗人兼翻译家爱德华·莫林(Edward Morin)编译、Leo Lee评介《红杜鹃:文革以来中国诗歌》(The Red Azalea:Chinese Poetry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也被认为是一本编译质量很好的诗歌选集,里边收入后毛泽东时代诗人的人数最多,范围也最广。除了朦胧诗人如北岛等之外,也收录了那些重获创作生命的老诗人的诗作。编译者还提供了诗人很详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资料,并配有少量中文诗作。1991年旧金山North Point出版Donald Finkel和Carolyn Kizer译《破碎的镜子:中国民主运动诗歌》(A Splintered Mirror:Chinese Poetry from the Democracy Movement),存在较多问题,除了诗歌翻译乏味外,译者似乎增加了许多意译的内容。1992年多伦多Mangajin图书出版Chao Tang和Lee Robinson编译《新潮:中国当代诗歌》(New Tide: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同年,北京熊猫丛书和纽约企鹅同时推出张明晖(Juha C.Liny)译《红土地上的女人:中国现代女性诗选》(Women of the Red Plain: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Poetry),则被认为鱼龙混杂,既有新出现的优秀诗人,也有毛泽东时代的蹩脚作品。1993年汉诺威、伦敦Wesleyan UP出版美国翻译家托尼·巴恩斯通(Tow Barstone)《风暴之后:中国新诗》(Out of the Howling Storm:The New Chinese Poetry),译文也被认为比较精准,收入了不少新诗。1999年Hanging Loose出版诗人王屏(Wang Ping)在美编译的《新一代:中国当下诗歌》(New Generation:Poems from China Today),其中已收入朦胧诗之后出现的新一代诗人的作品。这一时期大多数英译本未能收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汉语诗歌作品,在编选的标准、翻译的质量等方面也各有千秋。由于译介的相对滞后,使得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诗歌看起来近似历史的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