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刘剑军) 编者按:健全的社会是文化重构与解构的统一。重塑精神支柱,不 能将传统精神彻底推倒重来。如果一下子推倒而又树立不起新的信仰, 只会导致社会的失序和倒退。中国人之所以打破一个神话又重建一个神 话,走出一个困惑又陷入另一个困惑,就在于近代以来我们形成了重创 新、轻继承的思维定势,那么我们如何走出这种怪圈呢?请看以下我们 推荐的两篇文章,也许您会悟出一些道理来。 ** * 社会发展的一大忌讳是打破一个神话,又重建一个神话;当这个神 话不能实现预先的允诺时,困惑便应运而生。目前,中国人虽然已走出 了“神话循环”的浪漫历程,但是否已走出困惑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 题。从建国至今,中国人已基本走出了空想主义的困惑、阶级斗争的困 惑、民主的困惑和市场的困惑,每走出一个困惑,在价值上便提升一步 ,在视野上便开阔一步。尽管这4大困惑的残余仍存在着, 但今日中国 人遇到的最大困惑则是生存的困惑,这是人生哲学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 所具有的一种迷惘,也是对人们面对社会环境所具有的矛盾心态的折射 空想主义的困惑 现在回眸思之,一个难解的迷团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遇到的空想 主义的困惑是怎样孕发的。在短短几年内赶超英美,成为大跃进时期几 乎所有中国人的价值关怀。在理论上,马克思已对空想主义的社会演化 逻辑作过相当深刻的批判;就当时中国的现实来讲,赶超英美也是中国 的国力所不能承受的。中国人在5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冒进——反冒进— —反反冒进的艰难历程,最高决策的失误使中国人的思想面临着难解的 困惑。中国应沿着什么样的轨道发展,中国是在客观规律的支配下还是 在唯意志论的支配下求得全面进步,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回答 。连续3年的大跃进归于失败,宣告了空想主义的彻底破产。 空想主义的产生自有其特定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当举国上下弥 漫着“假、大、空”的政治氛围,所有人的政治思维和价值判断被同化 到这种氛围中的时候,空想主义不仅被视为是合理的,而且是最革命、 最富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空想主义的本质在于忽视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 ,而把社会发展构筑在唯意志论的统驭之下。今日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 中国人走出了空想主义的困惑。社会的富足和文明的进步,不是建立在 乌托邦式的幻想之上,而是以脚踏实地的实干为基础的。当许多中国人 为大跃进时期愚蠢的举动而感到可笑时,则表明判断社会发展的价值标 准发生了质的转换。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精神成果就是消除了人们对空 想主义所抱有的困惑,抛弃了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的价值信条。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内涵就是赋予了中国人一种新型的政治思维,即 评判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不是依据意识形态化的唯意志论,而是依据 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空想主义的遗迹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有遗留,目前在 一些地区新冒进风的重新出现,证明空想主义在当代还有赖以存在的条 件。这说明虽然中国人已走出空想主义的困惑,但没有彻底消除滋生空 想主义的机制和环境。如果说50年代的空想主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信仰 的话,那么90年代的冒进风还只是某些人显示政绩的工具。前者几乎毁 坏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后者则是侵蚀改革开放精神成果的蛀虫,有可 能使人们对社会的评判再次走向困惑。 阶级斗争的困惑 阶级斗争曾被中国人视为在任何时期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 动力,也是指导人们政治行为的最高价值信条。阶级斗争基本上始终贯 穿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问题 是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具有不同的地位。“文革 ”时期,“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能够掀起激荡的社会大运动 ,证明阶级斗争作为一种政治信条已深入人们的内心之中。改革开放以 后,中国人这才猛然醒悟,阶级斗争使中国痛失发展的良机,“文革” 留给我们的是一份残破的遗产,对阶级斗争所抱有的困惑也就逐渐得到 阶级斗争在当代中国曾经掀起巨大的社会效应,它几乎彻底改换了 人们的政治思维模式,甚至把所有的中国人都纳入到阶级斗争式的框架 之中;人们面对浩大的阶级斗争也有过怀疑、迷惘和困惑,但是这种被 视为异端的观念很快就被同构到狂热、浩大的斗争体系中去了。中国人 能够走出阶级斗争的困惑,也是改革开放的一大精神成果。中国人在走 出以阶级斗争为中轴的政治思想框架后,才猛然发现自身的教条和无知 。阶级斗争非但不能建构一个强壮的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反而会使人 异化为一种斗争工具。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反照,阶级 斗争使人的精力投向破坏性的争斗,它的文化效应就是使人们变得极不 宽容,对社会、对他人抱有极大的恐惧;而改革开放的精神成果则是把 人从那种教条化的体系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精力投向建设性的探索和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