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17年的北大校刊——《北京大学日刊》主要刊登新闻和公告,记载该校教育教学举措、条例、课程指导书、人事任免等时事,它为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留下大量资料,“校中兴革诸端,自此易于征考”。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活跃并很快闻名于中国文坛的徐志摩,为新文艺努力,其文学创作最多产的日子为1923年至1926年上半年,这期间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日刊》中留下了不少与他相关的史料。笔者将这些史料分类、归纳后,现主要把这位著名浪漫诗人二十年代在北大所授课程等方面内容摘录如下,以明确他进出北大的时间,分析说明其教学活动。 所授课程 1、《英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三年至十四年度): 英汉对译(二) 本系第四年生必修。2单位 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文学 本系第三四年生必修。2单位(明年不授) 英国现代文学 研究英国现时代代表作家之著作及其影响。分三期讲授,1哈代(Hardy)。本系第三四年生必修。2单位 文学评衡 读英美各家评衡文字,研究文学评衡之原理及方法。本系第三四年生选修。2单位 ——《北京大学日刊》,民国十三年十月六日第三、四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英汉对译”课分为(一)、(二),陈源给该系三年级学生讲前者;“英国现代文学”课则由徐志摩和另外两位北大英文学系教授张歆海、陈源分三期讲授,徐志摩讲授哈代,张歆海讲授萧伯纳,陈源讲授威尔斯。至于“单位”,从1919年开始,北大实行选科制,规定本科生学满八十个单位。每周一学时,学完全年为一单位。 再有,笔者通过查阅二十年代《北京大学日刊》刊载的该校“各年度英文学系课程指导书”等史料内容,考证出徐志摩是从以上史料中提到的“十三年至十四学年度”,即1924年至1925学年度正式进入北大任教,具体时间应该是1924年10月。如此上述史料就为目前多数徐志摩的相关传记、年谱、年表中“1924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说法提供依据。 笔者还对照往年度的该系课程指导书,发现徐志摩进北大后该系课程有很大调整,无论是课程种类还是数量都大幅增加,而且更加偏重文学与写作,对本系学生课业要求等也更为严格与完善。上述徐志摩所授课程除去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文学之前有人讲过,其他几门都属于新开课程。各课程所用教材多数由徐志摩负责联系订购。目前学界有人提出当时五四新文学运动迅猛发展,以外国文学为主要资源的新文学主要在给它创造诸多发展条件的大学展开,外文系更有利于进行新文学的活动。新文学诗人、作家徐志摩在北大英文学系所开课程就是对此种观点的很好例证之一。 位于沙滩汉花园的北大一院红楼是具体的上课地点。徐志摩的课颇受学生欢迎,“叫座率非常高”。①之所以受学生欢迎,并不因徐志摩有湛深的学问,而是因他具有娓娓动人的口才,蔼然可亲的态度,以及广博的知识。他身上闪熠生辉的是那一股带热力、媚力、动力的才华,不是大学者身上那种森然井然、金字塔样又广又高、层次分明的学问。②当然,他诗人的名声也有助他广得众望。 2、《国立北京大学英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四年至十五年度): 诗(一)研究英国诗的变迁沿革,选读各时期之代表作品。本系第一二三四年生选修。2单位 诗(二)读十九世纪大家专集。本系第三四年生选修。2单位 《北京大学日刊》中没有刊登十四年至十五年度的《英文学系课程指导书》,笔者有幸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了当年北大出版的相关单行本,从中摘录出以上关于徐志摩此学年度讲授课程的史料,以便于完整的说明徐志摩二十年代在北大的任教情况。 1925年至1926学年度,徐志摩在北大英文学系讲授以上两门,因胡适在此年学度生病有事请了长假,徐志摩还代上了他给英文学系第四年生开设的必修课“英汉对译(二)”和本系第三四年生开设的选修课“小说(三)”(选读五六十篇短篇小说,研究短篇小说的技术)。当年选修过徐志摩“英文诗”课的许君远在后来写下了对老师徐志摩讲课情况的生动回忆:“十四年十月初旬,徐先生继柴思义之后讲授英文诗歌,选课的人不少。他的谈吐很有趣味,说话也没拘束,尤其讲到某文学家的轶事琐闻,特别令人神往。于讲读雪莱《西风歌》时,引述那位西方浪漫诗人的一生,他是喜欢雪莱的。”③ 对于徐志摩来说,这学年度真是忙碌。任教之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1925年10月他接编的社会影响和发行量不容忽视的大报《晨报副刊》上,同时开辟《诗刊》,运用专刊大规模推广新文艺,倡导新格律诗运动,规范新诗,大大扭转了当时新诗那种漫无目的凌乱浮浅状态,开创了探索诗歌形式美的新途径,产生深远影响。 翻译、研究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是徐志摩文学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译作多数是浪漫色彩浓重的英国抒情诗歌,其中对哈代作品的翻译尤多,同时由他开启中国研究哈代之风。他翻译的英国诗歌尽显原作的诗思、诗艺,在中国广为流传,唤起人们对自由精神和美好境界的向往以及为此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徐志摩也从英美诗歌翻译中获得新诗创作的启示,再通过大学课堂把这些优秀作品讲授给文艺青年。徐志摩所钟爱的雪莱和济慈的抒情诗名作《西风颂》、《夜莺颂》等当时都在北大红楼课堂上讲过。“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雪莱《西风颂》中这振奋人心的名句当时激励着无数北大青年的心,同时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