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与晚明小品的关系及其小品文创作,既是俞平伯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讨论他与周作人关系的重要论题,当以专题论之。俞平伯与晚明小品的关系,周作人对晚明小品的揄扬,均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迄今为止,就已有的学术成果而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对俞平伯研究来说尤其重要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清楚的清理,所论也往往没有切实的依据。所以,下文先从基本的历史事实的梳理开始,探讨事实的发生,进而论述其意义。 一 周作人对晚明小品的揄扬,公开的文章最早是1926年12月发表的为俞平伯校点的《陶庵梦忆》写的序言——《〈陶庵梦忆〉序》,文中说: 张宗子的文章是颇有趣味的,这也是使我喜欢《梦忆》的一个缘由。我常这样想,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虽然在文学发达的程途上复兴与革命是同一样的进展。在理学与古文没有全盛的时候,抒情的散文也已得到相当的长发,不过在学士大夫眼中自然也不很看得起。我们读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觉得与现代文的情趣几乎一致,思想上固然难免有若干距离,但如明人所表示的对于礼法的反动则又很有现代的气息了。① 这是周作人最早将“现代的散文”和晚明小品联系起来而有“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的说法。我们知道,周作人的这个思想是发展的,最后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衍变为乃至将整个“五四”新文学——而不仅仅是散文——的“源流”追溯到晚明文学,然而这个思想的过程,却一直没有得到比较清楚的叙述与研究。 追踪周作人的思想来历,则可以发现,这个思想最初发端于他在燕京大学的讲课。这却是至今学术界所忽略的重要的历史事实,值得不避繁琐、详细引证材料加以说明。据周作人1945年7月回忆: 十一年夏天承胡适之先生的介绍,叫我到燕京大学去教书,所担任的是中国文学系的新文学组。……那时教师只是我一个人,助教是许地山,到第二年才添了一位讲师,便是俞平伯。……我最初的教案便是如此,从现代起手,先讲胡适之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其次是俞平伯的《西湖六月十八夜》,底下就没有什么了。……这之后加进一点话译的《旧约圣书》,是《传道书》与《路得记》吧,接着便是《儒林外史》的楔子,讲王冕的那一回,别的白话小说就此略过,接下去是金冬心的《画竹题记》等,郑板桥的题记和家书数通,李笠翁的《闲情偶寄抄》,金圣叹的《水浒传序》。明朝的有张宗子,王季重,刘同人,以至李卓吾,不久随即加入了三袁,及倪元璐,谭友夏,李开先,屠隆,沈承,祁彪佳,陈继儒诸人,这些改变的前后年月现今也不大记得清楚了。 大概在这三数年内,资料逐渐收集,意见亦由假定而渐确实,后来因沈兼士先生招赴辅仁大学讲演,便约略说一过,也别无什么新鲜意思,只是看出所谓新文学在中国的土里原有他的根,只要着力培养,自然会长出新芽来,大家的努力决不白费,这是民国二十一年的事。② 这个叙述十分详细、清楚,只是有个别时间的记忆错误,比如“到第二年才添了一位讲师,便是俞平伯”,其实俞平伯是1925年秋开始任教于燕京大学的,而不是这里说的1923年。③“十一年夏天”,这个重要的时间是准确的④;“大概在这三数年内,资料逐渐收集,意见亦由假定而渐确实”,那么,“大概”到1925年,周作人的这个思想“由假定而渐确实”了。也就是说,在俞平伯任教燕京大学时,周作人的这个思想大体上已确定了。 再看俞平伯的情况。1925年5月,他致信周作人,谈读张岱《琅嬛文集》的“殊喜其文笔峭拔”之感想: 行文非绝无毛病,然中绝无一俗笔;此明人风姿卓越处。《雁宕小记》起首数语,语妙天下。非此不足把持游雁宕之完整印象。读此冥然有会矣。⑤ 周作人的回信因此全部是关于晚明小品的意见: 我常常说现今的散文小品并非五四以后的新出产品,实在是“古已有之”,不过现今重新发达起来罢了。由板桥冬心溯而上之这班明朝文人再上连东坡山谷等,似可编出一本文选,也即为散文小品的源流材料,此件事似大可以做,于教课亦有便利。现在的小文与宋明诸人之作在文字上固然有点不同,但风致实是一致,或者又加上了一点西洋影响,使他有一种新气息而已。⑥ 这是1925年5月的文字,应该是比1926年《〈陶庵梦忆〉序》更重要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一)在俞平伯任教燕京大学、校点《陶庵梦忆》之前,周作人已经对晚明小品与现代散文的关系有了明确的看法,这也证实了上面引述的周作人回忆材料和我们的分析;(二)后来沈启无编《冰雪小品》(《近代散文钞》),应当出自周作人早已有之的想法;(三)俞平伯读张岱《琅嬛文集》、校点《陶庵梦忆》,乃至对晚明小品的阅读和模仿,可能就是因为周作人对晚明小品的如此揄扬——俞平伯任教燕京大学之前和周作人的交往、通信中的讨论,任教燕京大学之后共同授课的进一步的讨论,对俞平伯的影响。 这样就有了关于《梦游》的佳话。1925年8月中旬,俞平伯写作《梦游》一文,8月21日将此文寄给周作人,请他判断作者是明代的还是现代的。周作人第二天即回信云:“那篇文章读去似系明人之作,昨适玄同亦在,请他看亦云当系明季人,至迟亦当为清初也。”⑦ 周作人、钱玄同都很熟悉明代文章,他们有此相似看法,可见俞平伯这篇《梦游》模仿晚明小品的成功,如果不是惊人的神似,何以逃过周、钱二人的法眼?文章不长,抄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