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 形势。作为年轻一代的苏联领导人,他力图有所作为。上任之初即重申 “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并试图对苏联社会进行一番深刻的 改革。但是,在经济改革遇到重重困难时,他又企图从政治体制改革上 寻找突破口。于是,他提出了政治改革的“民主化”纲领。作为实现这 一纲领一大支柱的“公开性”政策随即出台,并伴随着戈尔巴乔夫走完 了他作为苏联末代领导人的整个政治生涯。那么,戈尔巴乔夫的“公开 性”政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在苏联解体4年 多后的今天,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当不属无谓之举,或许能给我们某种 启示。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 俄语中“公开性”一词最早见于彼得大帝实行“西化”之时,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开始较多地地使用,当时主要用于针对沙皇的专制 统治。在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沙俄统治时期以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政期间 的政治生活中,“公开性”一词被长期搁置在词典里。“公开性”作为一 项民主是提出来,最早见诸列宁的著作中。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在反 驳经济派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指责时就曾指出,广泛的民主原则应该包含两 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 开性而来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多次强调指 出,在苏维埃政府中,监督不仅应是群众性的,而且应该是公开性的。他 认为,尽管实行“公开性”对于被揭露的当事人来说是不愉快的,但对工 作却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他曾设想,革命胜利后的政权应当实行公开原则, “这个政权对大家都是公开的,它办理一切事情都不回避群众。”②因而, 在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时期,允许公开讨论常和国家的重大问题。到了斯大 林执政时期,“公开性”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竞赛活动中,许多事情对外界 是都是保密的,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统计数家也不例外。赫鲁晓夫和勃列日 涅夫时期,公开性虽前进了一大步,但都基本上停留在口头上。③60年代 末,持不同政见分子曾把它作为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并认为“公开性-- 诚实而完全的公开性--是确保每个健康、也是确保我国社会健康的首要条件” 。④直到70年代,“公开性”才越来越多地作为政治术语出现。1977 年的苏联宪法曾经把“扩大公开性”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固定下来,首次 确立了其法律地位。但由于勃列日沓夫执政后期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缺乏生机 和活力,搞唯意志论,因而这一原则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贯 彻执行。直到1984年,戈尔巴乔夫又重新提到了公开性问题。他在19 84年12月10日召开的全苏意识形态工作学术实践会议上,针对当时的官 僚主义作风指出:“公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不可分离的一个方面,也是整个 社会生活的准则。……党和国家的公开原则是同官僚主义弊端进行斗争的有 效工具。”⑤在1986年召开的苏共27大上,他又进一步指出,扩大公 开性是个原则问题、政治问题,必须使公开性成为绝对有效的制度。此后, 在其多次讲话及报告中,又不断重申,“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一个领域是不 受批评性分析的”,“不可能有有受批评的人,也不可能没有批评他人权利 的人”,等等。在1987年出版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戈尔巴乔夫 把“公开性”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即看作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并说“我 们需要公开性就象需要空气一样”。由此可见,“公开性”并非戈尔巴乔夫 的独创发明,只不过是在他上台之后,赋予了“公开性”一些新的内容和表 现形式,并把它变成了一个响亮的政治口号,使之成为他推行政治改革的一 项重要政策。 “公开性”这个简单的字眼,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或许是非党时髦的。许 多人都想把它确切地翻译过来,但又无法把它的全部含义充分表达出来。单从 字面上秆,可以把它翻译成“开成布公”或“公之于众”,⑥而直译则是“透 明”。⑦苏联著名政论家布尔拉茨基认为,“公开性”就是最广泛地报道成就、 缺点有及存在的总是是批评的新阶段。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使舆论成为政治进 程、通过决议和对实施决议进行监督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公开 性”所代表的意思是:在政府事务中多一些坦诚直率,在政治辩论中、在新闻 及苏维埃文化中,让不同的、有时是相互冲突的观点彼此影响和发挥作用。⑧ 总之,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就是要使“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一切置于 人民的监督和注视之下”。戈尔巴乔夫本人不但善于利用一些关键词玩弄文字 游戏,而且有其特殊目的。他要“在西方造成一种对苏联更为有利的态度,… …利用公开性清除政治上的反对者”,“在苏联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中树立 一种革新精神”。⑨无论怎样理解,一旦“公开性”变成了戈尔巴乔夫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