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一切担负实际工作 的领导同志适应新形势,提高工作水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实现决策 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变 化了的情况,领导干部应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呢?我们认为: 一、调查研究的空间要从局部向大范围跨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特别 是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中,领导干 部要有广阔视野,选择新的参照系统,在国际国内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 审视自己,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本国、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更 科学地进行判断和选择优势。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空间要从局部向大范 围跨越,适当地到发达国家考察,到先进省市参观学习。进行这些远距 离大跨度的学习调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较快的省市的先进经验进行比 较分析,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作出科学的战略性选择,并认真 组织群众实施,就一定会走出一条起点高、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路子 二、调查研究的形式要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1.有计划地搞好蹲点调查。蹲点调查,就是领导者亲自到农村、厂 矿、学校等最基层单位蹲下来,蹲一段时间,与那里的干部、群众朝夕 相处,促膝谈心,直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真正摸清那里的乡情、 厂情、校情和民情,以便从实际出发,把工作做细做好。这是领导机关 实现正确指导的一个重要方法。过去,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后的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十分重视到 基层搞蹲点调查,亲自掌握第一手材料,对中央制定重大方针政策,解 决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 期,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在这一历史性的重大 转变中,一些旧体制下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出 现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一些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如何适应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如何在稳定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深化农村改革,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 求,如何与之相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等。要研究和解 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首要的是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真实的了解 和正确的把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领导要真正扑下身子,在一个地 方蹲下来,以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广 泛接触各阶层人士,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 ,这样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来。 可是,一些领导同志虽然也到基层去了,但不了解真实情况,他们 习惯于层层听汇报,满足于转一转,看一看,走马观花,就象“掉在井 里的葫芦”,看似下去了,其实还是浮在上面。有的甚至下乡下厂时随 从如蚁,前呼后拥,不仅不能真正接触群众,反而引起群众反感,给基 层增加麻烦。 因此,要提倡有计划地蹲点调查。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具体的事务 堆里、文山会海里走出来,从一些不必要的剪彩、陪客、迎来送往等众 多的应酬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亲自到工厂、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 去蹲点,与那里的群众生活、工作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亲眼看看群 众的情绪和生活状况,亲耳听听群众的呼声,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情 况。这不仅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是改造客观世界 、做好各项工作的需要,也是改造主观世界、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2.多来些“微服私访”。领导者以普通群众的角色出现在老百姓之 中,往往比较容易收集和掌握群众反映的真实情况。所以应提倡领导者 (尤其是高级干部)在调查研究中采用“微服私访”的方法。报载,某 省省委书记为了了解农村实情,轻车简从,不进县城,不找当地领导, 径直到几个乡村“私访”。通过和村民们随意交谈,听到了群众七嘴八 舌的议论,摸清了农民们反映负担加重的第一手材料,随后召开了市( 县)、乡、村三级干部座谈会,对减轻农民负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深 受群众欢迎。这种“私访”,冲破层层“包围围”,真正做到体察民情 民意,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助于摸清实情,减少和 抑制目前某些地方严重存在的虚报浮夸现象,促进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 建设。近年来,少数领导干部滋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平时 难得下基层,间或到基层去,也是兴师动众,浩浩荡荡,很少有和群众 直接见面交谈的。而少数基层干部又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平时不真抓实 干,汇报成绩时夸夸其谈,尽量夸大拔高,把芝麻说成西瓜大;对存在 问题则作“微缩处理”,或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把西瓜说成芝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