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489(2012)03-0101-07 2010年12月18日,突尼斯民众因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游行示威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阿里最终于2011年1月14日结束其23年的执政生涯。此后,突尼斯的政变引起埃及的大规模反政府示威,致使在位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于2011年2月11日下台,并造成埃及国内社会、经济局势持续动荡。 2011年8月6日晚,伦敦发生骚乱,后蔓延至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其他大城市。骚乱持续4晚,4人死亡。警方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多名在骚乱中利用社交网站、微博和“黑莓信使”煽动暴力的嫌疑人。[1]如涉嫌煽动刑事破坏和入室盗窃的27岁的内森·辛登所发的一系列微博信息,包括:“让我们在黑斯廷斯发动一场骚乱。有谁加入?”、“今天就去抢劫”等。[1] 在近两年里所发生的群体事件中,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骚乱者利用在线的社交网站、微博、群发短信等网络工具串联组织线下的活动,微博传播的广泛性、密集性、网络性和快速性使得它成为群体活动的最佳联络和组织工具。这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例如伦敦骚乱后,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1年8月11日表示,政府正研究今后发生骚乱时是否关闭微博。[1] 根据推特(Twitter)总部以外的不完全统计数字,全球1亿推特的使用者里,活跃的中文用户大概是15万左右,他们的影响力体现在其FOLLOW(即关注他们的人)人数上,而他们大多集中在被高度关注的前1 000名的排行榜中。2009年底以来的诸多事件公开化中,这些活跃的推特用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 传播学技术学派先驱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曾经指出,通信技术对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改变符号(思想方法)的特征,改变社区(思想和发源地)的性质,从而改变兴趣(思考内容)的结构。[3](P.226)那么,微博作为采用最新传播技术的传播方式,其在传播形态方面属于哪种类型的传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为其带来什么样的传播效果——究竟是实现了传播的“去中心化”,还是增强了传播的“中心化”?由此又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都是本文尝试着逐层探讨的问题。 一、微博传播兼具人际传播及群体传播的特性 微博实际是各种社群关系的虚拟平台,这些社群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信息架构和极快的链式传播基础上”的。[4]这样的基础使得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更为密切,并且具有较高的信任度。 在这种社群关系下,成员之间的交流具有人际传播的基本特性,即传播是直接的或凭借简单的媒介进行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位置不断互换;因为是直接传播因此反馈迅速;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参与传播的个体的态度、情绪、语言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出现传播的信息容易失真等问题。 当传受双方处于地位平等的人际传播中时,会使得信息构架平等,因此信息容易受到重视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微博作为凭借网络所进行的人际传播,会将这样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下放大,即使得微博的信息传播更快。在这个过程中,微博上的人们会不断地产生互动,这就会进一步“促进社群的形成,社群的形成也一样是链式的,人们可以根据很多碎片信息而决定互相跟随,进一步交流,最终形成无数虚拟社群。”[4] 而随着社群(即便是虚拟社群)的不断形成和增多,原本平等的传受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虽然在形式上,群体成员之间仍然表现出平等性,但在信息的选择、意见的形成上已经发生了分化、出现了不平等,因为每个群体成员都会受到其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在传播的过程中,对群体成员起制约作用的是意见领袖、主流意见和“沉默的螺旋”的规律。 “意见领袖”概念的提出者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等人认为,意见领袖由于更多地使用媒介、更多接触与其影响范围相关的信息、在社交方面更为活跃、经常与其他群体交往或者参加各种会议、在知识能力上更见多识广或更称职能干,[5](P.234)因此他们在群体中更具有影响力,成为其他群体成员学习效仿的榜样。他们会凭借其在群体中的舆论领导者的地位,“扮演了把关人的角色,审查信息,仅仅传递那些有助于他人共享其观点的信息”,[5](P.233)从而促使群体中主流意见的形成。 例如,在2009年11月番禺反焚烧垃圾事件中,尽管微博用户提出了“我们没有代表,我们都是代表”这样具有“去中心化”理念的维权模式,但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仍然需要活跃的微博用户的引领与号召,例如被上传的一张北风和媒体人长平拿着手机站在路边低头发微博的照片,传达的精神气质以及潜在的号召力,给其他微博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面对群体内的主流意见,群体内部成员会感受到与其保持一致的压力,或者至少表面上与之同步,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对此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为了防止由于意见不同而被孤立的社会惩罚,“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于环境的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多数人的优势意见。”[5](P.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