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12)02-0201-07 所谓模式(Model)是指对所描述事物的基本构架及关系的一种理论化的简约表达[1]62。其显著特征是:最简化地从某一特定角度显示事物的最基本因素及相互间的关系。它提供所描述事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便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该事物的性质与特征,考察其中每一个因素的相关性。美国学者K·多伊奇在《论社会科学中的传播模式》中指出,模式是“一种符号的结构和操作的规则,它用来将已存在的结构或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联系起来”,“对于了解更复杂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1]62。我国学者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指出,“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2]59。他认为,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较为直观而十分有效的方法。 正因为如此,在西方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了各种各样的阐释,相继诞生了几种较为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模式。它们主要是: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以及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等。在这里,过程模式与系统模式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表达上的不同而已。因为在一般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中,过程(process)和系统(system)是两个相近的概念,过程本身具有系统性,系统本身也必然是一个过程。“过程具有运动性、序列性和结构性,这也正是系统的特点;研究过程需要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这也正是研究系统的基本方法”[2]65。 笔者认为,上述几种模式在分析大众传播现象时,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又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如果运用这些模式来解析从信息到新闻的传播和生产过程,以及在这种传播和生产过程中信息因发生耗散而影响到新闻真实性的话,那么这些模式均显示出自身设计上的先天不足与阐释上的无能为力。 兹以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为例,来分析其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及其理论阐释上的盲点。 一、香农—韦弗“噪音”说和马莱兹克系统模式的设计缺陷与理论盲点 美国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1949年发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数学模式,这个模式又称为香农—韦弗模式。该模式图解如下: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它的信息传播流程是: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换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讯息可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噪音干扰,从而产生某些变化乃至失真。我们发现,这一模式不仅在信息理论的范畴内被广泛讨论,而且一直被行为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们类推用于各自的领域,已成为其他传播模式和理论发展的重要及最有影响的促进因素。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无疑是个很重要的发现,它表明信息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信息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噪音不是信息本身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信息从发射器到接收器之间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外界投射过来的干扰因素,它属于信息的身外之物、不速之客,或是冗余信息。不仅如此,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还会发生耗散。噪音干扰导致的信息变异和失真,与耗散带来的信息缺损毕竟不是一回事。耗散则是信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丢失、出现缺损,而且这种耗散不是仅仅发生在其中某个环节,它可能发生在整个信息传播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影响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即便是外在因素,其全部复杂性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就能说明一切的。因此,耗散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1963年出版的《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系统模式。该系统模式图解见图2。
图2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4] 在这个系统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视为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域”,系统中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聚点和着力点。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二是影响和制约接收者的因素;三是影响和制约讯息与媒介的因素。马莱兹克这一系统模式在解析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最大理论贡献在于,它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