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非常重要,特别是了解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对于我国教育的科学决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在课题“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对教育竞争力的内涵做了这样的定义,即“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改善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条件,优化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并扩大教育影响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人力资源储备之优势的能力”[1]。为了使教育竞争力的量化评价得以实现,我们进一步简化了教育竞争力的定义,即“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产出在和别国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其内涵包括四个层面:教育发展水平,包括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规模以及教育质量;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2]。 本课题研究继续沿用以上看法,将高等教育竞争力界定为: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产出在和别国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其内涵包括四个层面: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 一、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高等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同时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高等教育竞争力系统的构成非常复杂,其众多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处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高等教育竞争力。为了使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评价得以实现,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把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这一复杂问题进行简化。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狄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是对较为复杂和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为那些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模型,研究和处理问题,可按五个步骤进行:一是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二是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三是指标数据同化即标准化处理,四是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五是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3]经过分析,并基于前面做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内涵定义,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贡献等。(见图1)
图1 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要素构成框架 高等教育投入包括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其中硬件投入指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它们是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维持运转的必要条件;软件投入指教育政策、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等,它们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环境的反映。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教育投入的作用和功效是间接的、滞后的,它是通过推动教育系统的运转,由教育的产出对教育竞争力产生影响。所以,高等教育投入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而不是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直接构成因素。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运转的产出,它可以从这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国际化程度来反映。高等教育除了自身的产出,还通过培养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等活动,对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产生作用和贡献。高等教育的贡献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火箭模型,以使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量化评价得以实现。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火箭模型共分三级,第一级是高等教育投入,它是火箭的启动级,有了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系统的火箭才会发射升空;第二级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它是火箭的中间部分,它把高等教育系统的火箭向高处推进;第三级是高等教育的贡献,它通过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与贡献,把高等教育系统的火箭推向更远。把高等教育竞争力模拟为一个三级火箭,一方面火箭的发射和飞行能反映高等教育竞争力中的力的概念;另一方面,一个火箭冲得越高、飞得越远,它表示高等教育竞争力就越强。(见图2)
图2 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火箭模型 基于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火箭模型,我们把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进一步量化。高等教育投入是火箭的启动级,它对火箭的升空有影响,但不直接决定火箭飞行的高度和距离。高等教育投入只作为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而不参与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直接构成运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贡献,作为火箭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直接决定火箭升空后飞行的高度和距离,所以,它们是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直接构成。 二、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为了建立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在对国内外主要教育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些指标做相关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筛选出与高等教育竞争力较为相关的指标。然后,课题组依据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火箭模型,遵循指标数据的敏感性、可获得性和国际可比性的原则,对这些指标进一步进行遴选,从而构建了两个维度12项指标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