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3-0048-09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世界范围看,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着日益凸显的教育质量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尽管国家近年来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但由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增加和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追求,可以预计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国家实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科学发展三大战略对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实施和推进这个核心任务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国家教育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成果?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高校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问题,亦即必须了解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育活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参与和努力等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学生学习并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界关于大学生发展提出了四种理论模型。[1]一是心理学的发展理论。该理论将学生发展看作个体在思维、情感、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量的变化。二是认知-结构理论。该理论描述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其信念和价值观的演进框架。三是类型学理论。该理论在学生的学习风格、个性类型、品性或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等类型下探索学生发展的特征。四是个人和环境互动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个体的特征与环境的互动,研究环境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这四种理论模型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发展的内涵、特征和表现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学生发展的。 上世纪60年代之后,国外学术界愈加注重从学生个性特征、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等角度研究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科尔曼(Coleman,J.S)等人在1966年出版的《教育机会均等》中研究了学校投入、学生家庭背景等和学生学习成就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投入要素在决定学生学习成就上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2]此后的四十多年来,学者们就此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主要产生了四种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一是阿斯汀(Alexander W.Astin)提出的学生参与理论(Student Involvement Theory)和IEO模型(Input,Environment,Outcome)。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参与和投入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3]二是汀透(Vincent Tinto)在研究大学生退学问题时提出的理论模型。他认为,大学生能否取得较好的发展取决于他们能否将自身的经验和目标与社会系统、院校制度和教师的价值观进行很好的整合。[4]三是帕斯卡瑞拉(Ernest T.Pascarella)提出的大学生学习发展的综合模型。他指出,大学生发展受学校组织特征(如师生比、招生规模等)、学生个体背景(个性、期望、入学成绩等)、高校环境、学生努力程度以及师生交往与同伴交往这五方面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5]四是库(George D.Kuh)等人提出的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模型。他们认为,大学生发展受到大学生入学前的经验(如入学选择、学术准备、学习兴趣等)、大学生在校学习行为(如学习习惯、同伴关系、师生互动、学习兴趣等)和院校条件(如学术支持、校园环境、同伴支持和教学方法等)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6] 国内关于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伴随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逐步升温而逐渐增多。由于高等教育最为本质的活动是培养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必须回应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这一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或“产品”的质量问题。学术界由此发生了评估观念的转向:要求把学生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测量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经验[7];开始对大学生发展研究以及国外关于学生学习产出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8][9][10];开始讨论测量与监控学生学习过程或学习投入对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价值和意义[11][12][13][14];试图通过研究学生学习行为特征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来为高等教育质量改进提供政策咨询意见[15][16][17]。周廷勇和周作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学师生交往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发现师生交往对学生的智力、科技能力、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呈显著的正向影响。[18]鲍威的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学业成就不仅取决于所在高等院校的组织性特征、高校教学质量、学生基本特征以及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受到学生本人学习参与投入程度的直接影响。[17]杨钋和许申的研究指出,本科学生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对其在校成长具有不同影响机制,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和集体活动参与的积极与否对个人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19]朱红以阿斯汀提出的学生参与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学生参与度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验证了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在中国大学情境下的适切性。[20] 国内外学界在大学生发展研究上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尤其是从学校环境与条件、学生个体背景与特征以及学生学习参与和努力等方面探索了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揭开学校教育这个“黑箱”的面纱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不同的影响因素之间也可能会发生相互影响。譬如: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可能通过选择更好的学校和教师以及接触到优质的社会资源从而对学生个人发展产生间接影响,这会导致在估计学校教育的作用时出现偏差。国外已有的研究采取各种复杂的计量方法来控制这种间接影响,力图获取对学校教育“净影响”的认识和判断;而国内对学校教育的“净影响”的实证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本文尝试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包括学生个体的背景和学生在校学习行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路径,以期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