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2)03-0019-08 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在毕业时点无法顺利就业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就有174.4万人在毕业时没能顺利实现就业①。日益凸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民众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投资的各方利益主体,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育本身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与农民工、下岗职工相比,大学毕业生人数不算很多,但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逐渐显现,相应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文献,这些成果增进了人们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特点和规律的了解。几乎所有研究都涉及了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这些实证文献,通常都讨论了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结果(是否就业)和起薪水平而言,分别有哪些人力资本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所得结论并不一致。而且,对比既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可以发现,影响求职结果与影响起薪水平的人力资本变量,存在明显的不一致。这种反差可能表明,在中国转轨的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实现机制与工资决定机制是不一致的。然而,现有文献并没有对这两种机制进行详细讨论。另外,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也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笔者认为其原因除了与所用样本的代表性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哪些指标能衡量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指标选取过于随意和宽泛,所以不但影响了实证结果的可信度,而且也造成了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带着这种理解,本文将在对人力资本衡量指标进行详细讨论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课题组的2009年抽样调查数据,讨论大学毕业生拥有的各类人力资本因素对于其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尝试筛选出影响就业概率和就业质量的人力资本变量,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对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现机制与就业质量决定机制进行讨论。 一、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对就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受教育质量越好,则其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越高,因此,他就越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职位,就越有可能进入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高的阶层。现代教育通过向劳动者传授知识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获取和解读复杂信息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找寻空缺职位的交易成本。例如,马忠东和王建平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要远低于高中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所面临的失业风险要大大高于高学历的劳动者[1]。 就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取决于边际劳动生产率,而教育由于使劳动者学会了学习和阅读,使其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随之提高,收入自然增加。但是人力资本理论也认为,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仅仅是一般的情况,它对收入的影响不仅限于此,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持续作用还表现为它提升了人们的配置能力。一个人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够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做出调整,接受培训或进行地域、行业间的迁移,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综上可知,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毕业生之所以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工资,是因为接受高等教育增加了他们的人力资本,从而潜在地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 那么,如果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逻辑来讨论大学毕业生群体内部的就业差异问题,就应当有如下判断:与那些对人力资本投资较少的大学生相比,人力资本投资较多的大学生就业结果会更好。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可能并非如此简单,二者之间展现出了更为复杂的联系。例如大学生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其在学业方面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越多,就业结果就应当越好,但是已有文献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好,并不一定能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概率,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对于就业机会的获得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反差可能说明,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状况考察更为全面和深入,即不但关注大学毕业生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还关注人力资本的结构。 同时,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也发现,那些能够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并不一定能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反之亦然。这种强烈反差表明,在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实现机制与就业质量决定机制可能是不一致的。由于就业于城市、国有部门等主要劳动力市场能获取明显的分割性收益,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位又是有限的,这导致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位竞争相当激烈。主要劳动力市场基本表现为一种买方垄断状态,即由用人单位来主导设定招聘条件,大学生的谈判能力是很弱的。而用人单位在筛选过程中,一般倾向于挑选综合素质强和职业发展潜力大的学生,于是学习成绩好、获得过奖学金、是党员、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就会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这些显著影响求职结果的变量,却不一定能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水平,这是因为不管是国有部门还是非国有部门,其在确定新员工的起薪水平时基本均根据就业岗位级别和类型来设定工资。由于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不大可能一开始就从事中高级岗位工作,所以那些综合素质强和职业发展潜力大的毕业生的起薪不一定更高。当然,由于起薪水平仍会受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的影响,如果大学生的确能展现出更高的能力,那么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起薪。例如,绝大多数国内研究结果都表明,有过兼职经历既对求职结果也对起薪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工作经历,通过技术、知识、工作习惯以及经验的积累,提高了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生产率。这一结论与国外文献也是一致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