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人才环境的现状来看,专业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报酬方面的问题未 得到彻底解决,脑体倒挂现象还存在,人才浪费和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探 讨专业人才的规律,提高专业人才的使用价值,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课 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人才贬值的主要表现和现状。 (一)一些专业人才创作创造、发明研制的成果未能得到社会的应 有重视和承认。 有时一部苦心孤诣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的销售量还不如一本粗制滥造的言情 小说;科技人员研制一项成果出来所得的收入还不如歌星们“走穴”一次的收入 多;一些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种状况至今未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二)专业人才报酬待遇长期偏低。 据国家统计局对48个城市的调查,1988年1—4月与于1985年相 比,研究员与实习研究员的工资差距由3∶1缩小为2∶1;主任医师与医士由 3∶1缩小为2.2∶1;教授与助教由4∶1缩小为2.1∶1。实习研究员 、医士、助教与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及增长速度一般是差不多的。说明我国高级人 才与一般社会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在逐步缩小。由于专业人才的“隐性收入”较少 ,而文化生活、兴趣发展和智力投入的消费较高,又拉大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收 入倒挂的幅度。 (三)“用非所学、用非所长”,人才资源浪费巨大。 大学生作机关打字员、科技人员当普通劳动力使用的情况绝非个别。这不仅 要浪费数万元的培养费和潜在的生产力,还要进行“换行”的就业培训。人才降 级使用也较普遍,而为数众多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却人才匮乏,难以进 行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 (四)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堪忧。 “文革”十年,人才贬值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开始重 视人才的作用,逐渐把人才作为发展经济的关键,人才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工 作条件和报酬待遇有了改善。但还有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没有正确处理好人才 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只重视经济的近期发展,看不到会带来经济长远发展和潜力 发挥的专业人才的作用,对人才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往往是只重视“经济 能人”,忽视了科技专业人才。许多地区在舆论宣传、会议报告中提“科技立市 ”“科技兴县”等策略,多于落实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实际上。少数地区甚 至出现了打击压制人才的现象。 二、人才贬值的危害、成因及近几年来的改进状况。 社会——人才——教育·科技——财政收入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 的关系。恶性循环,即是社会对人才未予足够重视,不能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 件,提供与其付出和贡献相应的物质待遇和生活环境,不能激发人才的创造欲和 成就欲,使他们的创造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推动人才不 合理流动和大量流失,以至延缓科技、教育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财政 收入随之减少。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的减少,导致国家、社会拿不出更多的资金 用于改变人才的工作条件,提供相应的报酬和环境,又造成更大的人才浪费和流 失,更加严重地延缓教育、科技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智力投 资观念,它会促使社会集团或个人减少智力投资,造成人才培养和发展资金短缺 ,使人才培养严重萎缩。我国目前人才的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这种非良性的循环, 即人才贬值,其原因是复杂的,需要从人才循环运行的各个环节去探寻。随着社 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专业人 才的使用价值是各级领导干部及人事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从缺乏适当的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逐步向量才录用转变。 在人才考核、任录、晋升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不是根据“优胜劣汰 律”量才录用,能者上前,无能退后,而是一定程度上根据“关系亲疏律”使用 人才。高校毕业生层层分配到单位,职业、职务、户口等关系都处于超稳定状态 。评职称、加工资、分住房和出国培训等不是主要依照工作能力强弱和贡献大小 ,而是由官职、资历关系来决定。缺乏竞争机制使许多有能力有水平有才气的专 业人才沉在底层,沉于事务中,不能提升到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来,使他 们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使许多人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激发不出创造欲 和成就欲,抱着“阿混心理”,混到一定的年龄、资格,职称、高薪和宽敞的住 房自然到手,就消磨掉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在一些部门,学历低、能力 差的人占据着业务性强的职位,无所作为,而工资、职称、官职步步晋升,也使 专业人才感到失望。某些单位搞“公开招聘(收)”,但有的职(岗)位早已内 定,有的人在招收前已经来上班了。可喜的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勇于改 革这种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对录用、考核、升降、任免和回避等都作出了明确 规定。大家期待着公务员制度的早日逗硬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