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2-0065-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在学总规模3550万人;在校生3300万人,其中,研究生2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专科在校生)1480万人;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1] 本文将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和2020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分析和预测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及其变化,即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和成人本专科教育在高等教育总规模中的构成和变动情况。由于在学总规模涉及网络教育、函授以及自学考试等学生数量的按系数折算问题,因此,简化起见,本文仅就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量进行讨论。 一、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现存的几个问题 1.高等教育需要进行结构调整 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有了巨大的发展,在校生总数从747.1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2826.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4.23%。不过,表1的数据显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在校生所占比例略有提高,专科生的在校生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都很小。从层次结构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十几年间变化并不大。
注:本科生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专科生;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 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地快速变化。在对外贸易持续扩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也在进行着相应的快速调整。因此,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张之后亟须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2.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在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张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相对规模并不大,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依然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详见表2)
注:表中外国数据根据1997、1999和2000年世界教育报告[3]整理,中国数据来自《教育规划纲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力市场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研究生规模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研究生数量的扩大应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3.研究生教育中硕博比偏低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要快于硕士研究生教育。1982-1991年间,博士生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均高于硕士生;1992年至1999年间,在校博士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达20.6%,也同样高于在校硕士生的12.3%。[4] 就目前我国授予硕士数量来看,2009年我国授予硕士数量为439,253,大致与美国1998-1999年的水平相当,当时美国硕士授予数量为439,986,略高于我国。然而从博士数量来看,2009年我国授予博士49,278人,已经超过美国2003-2004年48,378的水平,其发展速度高于硕士,同样也快于美国博士的增长速度。[5]1996年我国授予博士数量相当于美国上世纪40年代末水平,到2009年我国博士授予数量则接近美国2004年水平,可以说我国用短短13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50多年的博士发展历程。 虽然自1998年扩招以来硕士增长非常迅速,但是,近年来我国硕博比仍然较低,2010年为9.03∶1[6],1998年还曾经出现4.91∶1,而美国近年来则基本保持在10∶1-11∶1左右。因此,比较而言,我国每年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硕博比相对偏低,其政策含义就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适度快速发展,而博士研究生教育则应保持低速稳定增长。 4.职业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过低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历史较为复杂,自恢复高考以来,高等专科教育(高专)与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长期并存,这两类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上具有较大差异。近几年,在高考招生中取消了高专与高职的区别,统称为高职,然而,这两类院校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限制在狭义的范围,即仅指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生,而不包括综合类院校和其他专业类院校中的专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