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挺立潮头。百余年来,北大校园几经迁徙、扩大、更新,深深烙刻着每个时代的印记,真实记载着规划理念的变迁,是一部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理念的微缩简史。北京大学的校园形态演进大体可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独立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迁入燕京大学校址,北京大学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以及跨越期(基于北京大学“十二五规划”的展望)三个阶段①。本文将从“构架”、“轴线”、“核心”、“群落”②四个维度来研究各时期北大校园的特征。 本文中,构架是指道路交通系统,校园形态的骨架和基本控制系统。轴线是指决定其内部结构秩序的形式轴和决定校园生长方向的伸展轴。核心是指功能和物质形态环境组织的中心,其不仅在校园形象塑造上具有代表性,也是大学校园精神构架中象征意义的因素。群落是指具有不同功能内涵和结构模式的建筑群形体空间组织及其相关要素集合[1]。 一、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大学校园形态历史演变(1898-1949年) (一)京师大学堂(1898-1911年) 京师大学堂(以下简称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作为清末百日维新的产物,大学堂匆忙登台,校舍未及重新建设,落在了京城马神庙附近的和嘉公主府内,在此基础上略加扩充,即为以后的北京大学二院。光绪末年,清政府将东边沙滩(后改称汉花园)拨给大学堂,以增建校舍操场。1900年大学堂遭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破坏,损毁严重。1902年刑部尚书张百熙主持校务后,对原有大学堂校舍进行大规模修复扩建,清廷划拨同文馆归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校舍,后为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三院[2]。
图1 京师大学堂(北大二院)和沙滩[3] 1.形态介绍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理念,在大学堂的建设上得以反映。改建后的和嘉公主府,建筑分为遗留传统建筑和大学堂时期所建西式建筑两类。大学堂遵照原有布局,分为两个院。第二重院落,一条长长通道将院落分为两个部分。中轴线在这里演变为平行、平等的两条。西边轴线以中国传统四合院落围合空间为原型纵深发展,东边轴线则转变为西方布局的空间环绕建筑。1904年在西侧空地修建了十四排学生宿舍,为中式平房,完全依照传统书院布局。后增的译学馆校舍,也采取中西合并的建筑方式。 2.特征分析
(1.院落空间;2.西方高等教育建筑) 图2 书院形态瓦解发展图示
(1.院落;2.主要道路;3.次要道路) 图3 京师大学堂构架 大学堂校园形态的演化是中式书院形态逐渐瓦解,开始西方模式探索的阶段。主要体现在建筑模仿上,布局主体上依旧为传统书院式。这里主要讨论最具象征意义的北大二院。
图4 京师大学堂轴线分析[4] 构架。传统书院转化而成。道路交通并未脱离建筑成为独立的形态要素。建筑群决定道路系统构成,主次轴线决定主要行进路线,四合院建筑形式决定次要道路单元的串联或并联生长。次要道路依附于建筑的部分构架,如次要道路与廊道一体化。主、次道路的交点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 轴线。大学堂里,传统书院模式与西方大学模式处于拼合状态,两种形态在书院模式下以平行轴存在。沿南北轴直线形态进行布局,建筑对称,多重院落围合,形成单向性增长。 核心。大学堂兼为统管全国高等教育的行政部门。政治、行政职能注定了大学堂带有显著的中国等级色彩,集中体现在中轴线庄重色彩营造上。 群落。群落的理念初步体现,如十四排宿舍区的建设,依旧以四合院为主,串联重叠,功能单一。也有单个西洋式建筑,呈现拼贴风貌。 (二)北京大学(1912-1949年) 进入民国时期,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出掌北大,伴随着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思想的注入,北大也进入新的扩张期。 1.形态介绍 1918年,红楼(当时北京城内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老北大象征)建成,基于沙滩的第一院(文学院)成为核心。1931年又购得松公府。北大发展为以沙滩红楼为中心,分布于景山、皇城根、松公府、北河沿的三院五斋格局[5]。北大的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也影响到周边,附近街道变得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