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1-0032-07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机会型创业是指个体在有较好的就业选择的情形下,为实现某种目标[1](如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理想等),寻求并把握市场机会而自愿创业的行为。机会型创业产生的经济贡献大,创造的就业岗位多,是衡量一国创业水平的重要指标[2]。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机会型创业非常活跃;中国的大学生拥有独特的机会型创业的优势,却没有担当起机会型创业的主力军[2][3]。 为什么中外大学生在机会型创业方面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影响创业活动的个体特质因素与环境因素两个方面[4]来探询个中的缘由。个体特质因素是创业的内因;环境因素不仅是创业的外因,也对个体特质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诸多的环境因素中,教育制度设计对中国大学生的创业型个体特质的形成以及机会型创业意向的影响最为深远。 在中国应试教育模式下,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意识等个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制;同时,偏重于应试的个体也难以把握创业机会和运作社会资源。因此,应试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大学生在个体特质和综合素质上均难以匹配机会型创业的内在要求,对国家倡导自主创业和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刺激只能保持“无动于衷”。 教育制度设计对中国大学的个性特质以及机会型创业意向到底存在怎样的影响?作用的机理何在?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基于文献研究和调研结果,我们提炼出教育制度中对机会型创业的个体特质和环境支撑因素存在深刻影响的关键变量,演绎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以深入探寻中国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水平低下与教育制度设计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大学生创业问题是创业研究的重要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Lüthje和Franke[4]将风险承担、内源控制、创业态度等社会心理因素与支持和阻碍的环境因素作为研究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变量。贺丹[5]选择个人背景、企业家特质、学生特质、创业态度、社会网络、大学环境、宏观环境等变量建立大学生创业模型。刘沁玲[6]归纳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16个内在因素和20个外在因素。然而,迄今为止尚无研究深入探寻过教育制度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 教育制度是教育活动的规则、规范和规矩[7]。在中国,应试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制度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安排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均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学生没有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自主学习的自由;大学之前的教育均以高考为指挥棒,十余年的漫长教育最终以高考结果论成败,学生没有接受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和必要的社会实践教育的机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创始人及总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知识传授,而世界一流教育体系注重能力和创新[8]。 柳云飞等[9]认为,教育制度是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自主学习”、“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制度变量对学生的个体特质以及“创业意向”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影响?这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为此,本研究凝练出“自我实现需要”和“创业责任感”两个机会型创业的个体特质变量,以及“学习自主性”、“创业教育”和“创业牵涉程度”等三个教育制度变量,与“机会型创业意向”相整合,建立7个研究假设关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 (一)“自我实现需要”和“创业责任感”等个体特质要素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意向”的影响 “自我实现需要”和“创业责任感”是与机会型创业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的个体特质要素。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人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确立起来的人生理想的价值追求过程[10]。责任感是个体对自己及他人的需要和福利负责的程度[11]。责任感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1998年的世界教育大会呼吁大学毕业生“不仅是就业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因此,“创业责任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个人责任感的应有之义。 创业是人们展示自我的舞台[12]和实现自我的载体[4][13]。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创业的重要动机因素[14],对机会型创业具有积极的影响[15]。对于大学生来说,成就需要对创业意向也存在明确的影响[16]。基于此,我们提出本研究第一个假设: H1:“自我实现需要”对大学生的“机会型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McClelland[17]指出,承担责任是个体创业的重要驱动因素。国外研究[14]发现,创业动机受责任感驱动,有30%的创业者认为自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创造工作岗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而创业。 责任感强的学生更倾向于下更大的努力达到预定的目标[18]。刘海鹰[19]认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更多地来自于对社会的责任感,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把追求财富、地位与社会责任感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由此,我们提出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 H2:“创业责任感”对大学生的“机会型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教育制度设计对个体特质的形成和机会型创业意向的影响 教育制度是教育活动规范的总和,不同的教育目的和目标决定相应的制度安排。国外的教育以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主要价值取向,“自主学习”、“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贯穿于个体受教育的整个历程。中国的教育以应试为主要目标,大学教育之前,学生几乎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真空”式“被动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