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2)01-0039-06 一、引言 大学学习与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20多年里,规模的扩展与资源的紧缩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在此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机构都面临着如下的巨大压力,即向公众、管理者、消费者等提供有关大学学习与教学质量的问责数据和证据信息,并借此来赢取声望,获得资源。从国际的整体视角来看,各国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对大学学习与教学的质量进行判断。一是各种教育质量排名和排行榜,如“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A News & World Report)和“高等教育时代增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的大学排行榜等。但包括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AAC&U)、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在内的一些著名机构都一致认为,“这些排行榜往往更加关注输入、活动、输出等外在可见维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结果方面的相关信息”。[1][2]第二个渠道是各个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正陆续开展的学习结果评估,这些评估的目的在于获得各国内部不同大学之间的学生学习结果的比较信息。相比而言,后一渠道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表征各个大学的学习与教学质量,有助于为公众的感知、政府的决策等提供更为可信的依据。本文试图以一种跨国比较的视角,从评估内容与评估机制两个方面,以文献分析(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美国(5个)、英国(1个)、澳大利亚(3个)、加拿大(2个)、巴西(2个)、墨西哥(1个)等国的14个颇具影响力的学习结果评估工具及其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在大众化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本科生学习结果评估提供当前实践的国际经验。 二、评估什么——评估内容之解析 对本科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首先需要解决如下两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理解本科生的学习结果?对本科生的学习结果应评估哪些内容?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1.学习结果的概念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学习评估实践都一致赞同帕斯卡雷拉(E.T.Pascarella)、奥托(S.Otter)等大学学习评估领域著名学者的观点,即“学习结果指的是由学习而导致的个人转变和收益。这样的转变和收益是由高等教育经验所导致的,而不是由通常的个人发展、社会性成熟和其他非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所导致的”。[3]具体地,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艾斯纳(Athena)所言,“学习结果是学生在参与某种形式的活动之后所最终达到的状态”。[4]从评估的实践视角而言,各国的评估都强调如下的理念,即,经常被各种排行榜使用的教育质量的绩效(或表现)指标(即输入、活动和输出)更强调一个机构外在的客观表现,但却忽视了对大学内部最重要的主体——学生之实际状态加以评估;只有对学生内在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才能最直接、最准确地洞悉大学的教学表现。 2.各国评估所指向的两种类型的学习结果 文本分析认为,各国评估工具所关涉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认知结果(cognitive outcomes),另一是非认知结果(non-cognitive outcomes)。尽管从真实学习的视角而言,各种学习结果往往呈现出一种整合性的特点,但一种探究式的分析框架(heuristic framework of analysis)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各国评估工具及其实践的真实指向与内涵。首先,绝大多数的评估工具都指向对认知结果的评估,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结果(knowledge outcomes)和技能结果(skills outcomes)的评估。知识结果主要分为一般内容知识(general content knowledge)与领域特定的知识(domain-specific knowledge)。一般内容知识是指那些共通性的知识,它们被认为是独立于学科专业的所有本科生都应获得的、核心的本质性知识。领域特定的知识是指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所获得的知识,如生物学、文学、地理学等。对领域特定的知识进行评估,对于比较各个大学在某一学科上的学习质量特别有用。技能结果的评估主要聚焦于一般技能结果(generic skills outcomes)和领域特定的技能结果(domain-specific skills outcomes)。一般技能是指那些超越特定学科的、可在不同学科领域和情境之间进行迁移的技能,如信息加工技能、批判性思维技能、定量推理技能,等等。帕斯卡雷拉认为,“一般技能与所有的学科都有关联,它们能使学生在一系列新的情境中进行运作”。[5]领域特定的技能则是指在某一较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如自然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使用的思维模式。“它们涉及对如下方面的把握,即,为何应用、何时应用、怎样应用特定的知识”。[6]其次,各国的评估也非常关注非认知结果。按照著名大学学习评估研究者艾威尔(Ewell)的观点,“非认知发展是指信念的转变或价值观的发展”。[7]各国的评估实践都强调如下的核心思想,即,大学的使命中经常会包含非认知的成分,大学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实际上,各种非认知目标不仅通过课堂教学,也会通过大学所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得以达成。这些活动包括各种咨询、指导、师生的联系、俱乐部、体育活动和其他活动等。“课外活动的存在及数量表明,大学是否重视学生的非认知学习结果,并将其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8]这些观念与做法在美国著名的本科生参与的全国调查(the National Survey for Student Engagement,NSSE)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