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1)12-0034-06 自主招生是我国为进一步深化招生录取制度改革,选拔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好、特长突出的优秀人才,开展的一项选拔录取本科生的工作。2001年,自主招生工作在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进行试点。[1]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22所重点大学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额自主选拔录取[2],此后每年教育部都在不断增加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到2010年时已有80所高校纳入部属高校自主招生体系。[3]从试点到逐步推行,自主招生政策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有人为这项政策拍手叫好,认为自主选拔录取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4],是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5],它已从高校招生的补充形式变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将成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势。[6]也有人产生质疑,认为昂贵的自主招生“踩”了教育公平“一脚”。[7] 无论是称赞,还是质疑,人们都不禁想知道自主招生招进的学生(以下简称“自主生”)和非自主招生考进的学生(以下简称“普考生”),在个体和家庭特征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在大学学习期间,自主生和普考生在学习、身心健康和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否也有所不同?对未来的就业期望有何区别?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北京某高校(以下简称“C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此次调查共调查1125人,其中自主生为212名,占18.9%。自主生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比例分别为30.7%、35.4%、19.3%和14.6%,比例与对照组普考生基本一致。 一、个体特征 1.年龄 在大一到大四的四个年级,C高校的自主生平均年龄都低于普考生,尤其是大一(2010级)自主生平均年龄显著低于普考生,相差0.25岁,如表1所示。这可能是因为自主生仅限于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普考生有应届生和往届生。
2.生源地 自主生录取高度倾向城市。从生源地来看,自主生主要集中在城市,占87.6%,大大高于普考生(61.7%)。而且96.2%的自主生持的是非农业户口,仅有3.8%持农业户口,录取的天平极度倾向非农业户籍学生,普考生录取的天平明显有所平衡,非农业和农业之比为4∶1,如表2所示。自主招生成了城镇考生的角逐领域,出身农村的学生很少参加这个场域的竞争,也很难取胜,他们与自主招生的路径选拔方式有着天然的距离。[8]农村学生不仅受到信息来源、报考条件、选择成本、考试成本等因素限制,更主要是受到观念理念、经济条件、考试内容等因素的制约。 由于自主招生的招考程序同时具有笔试与面试考察的环节,考生须在招考院校所在城市或指定城市进行考试,这很容易导致自主招生高校所在地区的自主生比例高于其他地区。[9]这种地区效应在C高校也显著显现出来,自主生北京生源的比例几乎是普考生的2倍。
3.中学性质 自主生多集中于重点中学。C高校61.9%的普考生来自于省级或国家级重点中学,自主生这个比例则达到72.0%,后者比前者多出10.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自主生比普考生更多地在高中接受过精英教育,重点中学的出身使他们从起跑线就步入精英群体的行列[10],重点学校教育对后续阶段的地位取向教育产生明显的递进式影响,重点高中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时非常明显地显示了其优势作用。[11] 4.心理健康 自主生心态更为积极向上。自主生自评乐观的比例显著高于普考生,自主生的自尊感和社会支持感也显著高于普考生,抑郁感略低于普考生,如表3所示。综合来看,自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普考生,优越感相对较强。
二、家庭特征 1.独生子女 自主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C高校91.5%的自主生是独生子女,而普考生独生子女比例为72.1%,比自主生少19.4%。有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普遍较高,对友情的情感强烈,对就业途径更为乐观,社会性心理品质高于非独生子女。[12] 2.父母受教育程度 自主生父母多接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父辈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就更有可能为子女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以父亲为例,71.7%的自主生父亲接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而普考生仅占44.6%,前者是后者的1.6倍,而34.0%的普考生父亲是高中及以下学历,自主生只占10.2%,不及前者的1/3。如表4所示。
3.父母职业 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相一致,自主生父母更多的是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父亲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占66.3%。普考生的父母社会地位高的职业比例显著减少,社会地位低的职业比例显著增加,尤其是农民的比例差异最大。如表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