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1)09-0053-04 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并强调要加强和完善对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大学生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从大学生的“特殊性”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深入开展分层分类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一、当前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层次和种类更加多样。由于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具有某种共同心理特征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特殊群体”,是高校基于管理的需要从一般学生的成长成才维度来划分的。根据“特殊群体”存在的某些共同特点,大学生“特殊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学业困难群体。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考试有多课、多次不及格现象。由于成绩原因,直接影响到他们转专业、评奖评优、升级,甚至毕业证、学位证获取等。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基础差,虽然在学业上投入很大,但考试仍多不及格;有的不仅基础薄弱,而且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虽然入学成绩好,但由于对所学专业或老师不感兴趣等原因,导致学业严重滑坡,等等。 第二,经济贫困群体。据相关资料显示,经济贫困群体约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其中特困生为5%。他们主要来自偏远山区、农村或城市失业家庭。经济上的压力使他们生活拮据,大多靠勤工助学及课余兼职来维持生计;一般具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少数人不敢或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性格逐渐变得内向。 第三,心理脆弱群体。主要指由于缺乏挫折的磨炼,或缺乏独立生活经验,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以致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大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其中少数学生偏离正常的思维,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患上心理疾病。据北京地区的一份调查显示,23.66%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还呈上升趋势。[1] 第四,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由于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2]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那些综合素质不强、成绩不理想、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难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对他们而言,毕业或许意味着失业,意味着四年大学时光的虚度,因而对前途、对人生等产生迷茫、焦虑。 第五,网络成瘾群体。信息化环境下,少部分学生迷恋网络,逃课上网。他们不惜放弃学习和休息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成为网迷群体。有的无法完成学业,不得不中途退学。[3]此外,因热衷网络而离群索居,或者痴迷网络暴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第六,罹患疾病群体。这类群体主要指生理异常群体,比如说身体残疾、乙肝携带者、慢性病患者等。这类学生面临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而且往往会因为身体的异常引发心理上的问题。比如,自尊心强但又有明显自卑感、意志力坚强但又比较敏感。如果任由这些不适的心理体验蔓延,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和健康心理发展。[4] 第七,违纪处分群体。主要指在校期间因违反学校纪律或规章制度而受到处分的群体。学生的违纪行为有些是偶然性的,有些是习惯性的。少数受过处分的学生,有的滋生自卑感,有的自暴自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学校的稳定、和谐与发展也造成影响。 这里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分类是相对的,还可以分出其他群体:如因有着过度自我意识、个性张扬、观点偏激、性格偏执而导致人际交往困难的个性偏激群体,随着个别地区“宗教热”升温而出现的信仰宗教群体,因学生学籍非程序化变动(如休学、退学、留级等)而滋生厌学乃至厌世情绪的学籍异动群体,由于经常独来独往而无法感受集体温暖、性格趋于内向和孤僻的离群索居群体等等。此外,一些学生兼有多种群体的特点。比如说,由于网络成瘾而导致学业困难,进而导致学籍异动;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障碍,进而引发个性偏激等。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对学生的这些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建立工作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落实引导措施。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管理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分类管理,即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分解,科学划分类别,形成基本原则相同、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构建大学生管理机制,要抛弃那种认为“特殊群体”就是“异类”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让“特殊群体”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基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动性,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大学生“特殊群体”管理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是为每个“特殊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消除障碍。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关键就是要对“特殊群体”给予特殊关爱,用管理者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因为被爱而珍爱他人,因为被爱而心情愉快,因为被爱而对未来充满希望。关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把解决“特殊群体”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现实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尽量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