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1)18-0186-03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是指那些源于行业管理,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学校所在省区市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高等学校。[1]传统的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由原行业部门管理和指导;二是其学科专业主要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进行设置;三是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行业,这些高校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隶属关系的改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若不转变发展思路,进行彻底改革,必然会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败下阵来。学科是高校的发展的龙头,行业特色高校的改革必须从构建良性学科发展系统入手。笔者试着从“造峰”、“填谷”、“平原”、“高原”等方式入手,以期构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的良性生态系统。 一、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原中央各部委下属的500多所高校纷纷划转到地方管理,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两级管理。这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其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首先,行业高校之前属于行业各部委管理,其资金、科研等主要来自于行业部委的支持。划转后,行业高校立即就面临着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其次,行业特色高校划转地方后,如何凝练自身的学科发展方向?原先的优势学科大部分都是依托行业,划转后,优势学科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错位”,地方经济发展高歌猛进,技术需求与日俱增,而行业高校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学科支撑。凡此种种,都对行业高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科生态系统构建的方法论研究 (一)“造峰” “造峰”的意思就是指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要大力发展其优势、特色学科,抢占学科前沿,形成高峰。但是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行业高校与行业的关系逐渐弱化,在自身发展、舆论导向、招生规模等现实压力下,许多行业高校要么更换校名,开办新兴专业,走综合化发展之路;要么积极合并,走规模扩张来寻求发展机遇;要么保持学科原貌,以求不变应万变。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在大力实施其造就学科高峰的战略前,必须明确其学科发展定位,然后才能考虑实施“造峰”计划。 1.定位。行业特色高校根源于行业,其优势学科具有十分鲜明的行业色彩,若舍去其优势学科盲目地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可谓既不可取,又不明智。因此,继续保持特色学科是行业高校的生存之本。但特色也不是一劳永逸,高校必须冷静地分析形势,及时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准确把握行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凝聚资源,实现“集成创新”,统筹分析自身特色及优势,调整优势学科的主攻方向,做到“有特色,入主流”,“先做强,再做大”。 2.集成。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学科发展定位明确之后,就得考虑如何发展的问题了。有研究者认为,特色如何选择,就是把自身的优势作为纵向坐标,把社会需求作为横向坐标,原点就是对特色的选择。[2]53笔者深受启发,在其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色学科的形成不是二元的,而是三元的、立体的。即Y轴为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X轴为国家经济发展需求,Z轴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原点为高校学科特色的确定。行业特色高校就是要科学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明确分析自身学科优势,再统筹捕捉国家发展需求,最终集成考虑所有因素,形成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发展思路。 以笔者所在单位常州大学为例,学校在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时,首先分析了天时、地利优势,即江苏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和常州市五大产业给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然后结合化工、过程机械、材料等传统优势学科,提出了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规划。 (二)“填谷” “填谷”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这是行业特色高校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所在。建校仅十多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它以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研究而取得了国际科学界瞩目的成就,演绎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及时大力发展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着力提升新兴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未来学科发展、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行业特色高校要将其新兴学科凝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领域及其他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凝聚到未来10年至15年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凝聚到电子信息、现代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科技农业等领域;凝聚到经济、法律、教育、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而对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在谈创新钻研要领16条的文中阐述得十分精辟。科学分为上、中、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是下游。上游科学钻研得比较简略,但极具深度。下游科学钻研得比较庞杂,除了用本门科学的要领之外,假如借用上游科学的理论和要领,往往会产生新的交叉学科。MIT通过学科交叉、协同,充分发挥理工科对人文学科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培植与工程、科学直接相关的学科”,形成了“语言学与心理学携手并进,经济学与工业管理学紧密结合,政治学和电子学密切相关”[3]的学科发展态势。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发展的着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