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根据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这两种基本生产形式,可以将文化分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语言、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等与精神文明相关的东西。文化往往以民族的形式而存在。民族的区分,主要并不是以地域、肤色来区分,而根本的标志是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是把人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和凝聚力量。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在不断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在此过程中,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也不断发展、变化。正是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断地交流、碰撞、借鉴、融合和创新,各个民族文化本身也不断丰富,从而使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万紫千红、异彩纷呈。但文化的融合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而是应该保持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文化的融合或者不如说文化的包容与交融,这本身也不是目的,而是文化繁荣和文化和谐的桥梁。 一、发挥大学文化交流融合功能的四个维度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推进,我们发现,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正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冲击。全球化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使得人类社会从未有过如此密切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全球化进程伴随着资本与市场的全球扩张,以及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平等,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日益趋同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球化为新的文化对话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为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可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作为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机构,如何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进而更好地担负起“人才的摇篮、学术的殿堂、社会的良心”这一神圣使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大学在全球化时代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文化交流、交融功能,我以为至少有四个思考的维度: 1.古与今 古与今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这就涉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百年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将传统视为落后的代名词的观点一直存在。实际上,极端激进和极端保守的态度都是偏激的,我们需要客观正确地认识、理解传统文化。 文化具有天然的历史积淀性和代际传承性。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根基,是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我们面向未来、解决现代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是割不断的,不立足于传统,现代化的基础就可能不牢固;没有文化的传承,也就没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更难以进行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历史一再证明,理性地对待历史,才能科学地预见和创造未来。 我们通常所言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要的是如何分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我一直主张要慎言“精华”和“糟粕”,因为区分精华和糟粕的标准是复杂的、变化的,并且在特定条件下,所谓的精华和糟粕有时还是可以互相换位的。 2.中与西 中与西的问题也是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又有其特殊的意义。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取得了强势的地位,新自由主义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英语成为世界性的语言,美国的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在全世界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英美的大学在全球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学术标准和评价机制的制定中占有优势地位。这种情况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学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美式西方文化实际上已渗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喜与堪虞并存。 任何文化都有自身的特色和适应性,也有自身的问题和缺陷,人类社会至今并没有完美的、普适的文化模式。如果以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来取代、同化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那可能会造成人类文化的灾难。《礼记·中庸》上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需要清醒而客观地认识中西问题,既不能妄自尊大,封闭保守;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剔出其时代的局限性,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我们既要以开放的态度学习、借鉴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成果,也要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认清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力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交融本来就包含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双向的、互动的良性关系,单向的、被动的文化交流只可能产生文化殖民。 3.文与理 文理问题是全球化时代文化交融在大学领域的一个特殊表现。全球化对各国大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之间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更多地在办学经费筹集、应用研究、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面向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学企业化、市场化的倾向。 相应地,大学内部那些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关系密切的、能够对资本产生超额利润、对国家创新能力产生直接效果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日益重要,而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收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重理轻文”成为普遍性的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科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分裂、疏离与隔阂,使得我们难以形成整体的文化观,也削弱了我们统筹解决现实重大问题的能力,造成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其实,实践中的很多问题是不分文理的,也不是单独某个学科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跨学科的、文理交叉的解决方案。大学的文化交融,首先面临的就是文理的交融,就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大家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这是有前提和条件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价值理性的引导。此次论坛的主题就很好地体现了文理交融,把本来是化学术语的“催化剂”用来形容大学的文化交融功能很形象、生动。在面临市场和资源的压力以及文理失衡的情况下,重振人文学科,坚守大学的理想和人文精神成为大学的共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