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8742(2011)06-0054-06 一、静默期(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 美国高等教育以1636年哈佛大学的创立为始端。这个时期的大学由宗教团体创办,教士操纵着大学的管理,通过读经课、祷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宗教信仰教育,甚至对教师和学生的私人生活严格限制。耶鲁大学1745年校规规定未经学校当局批准,任何学生不允许公开或私下参加各种礼拜日的宗教集会,否则将根据其过失的大小予以罚款、警告或忏悔的处罚。18世纪40年代为了扩大生源曾出现对学生宗教信仰的宽容趋势,1768年哈佛大学因学校管理不当、伙食太差也爆发过学生抵抗运动。可通常来看,殖民地时期美国高校学生基本上没有权力,因此,有的美国学者称这个时期为学生权力的静默期。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带来了欧洲理性自由主义,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也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争取自由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萌芽期(独立战争后—南北战争) “柏林大学的建立不只是增加了一所大学而已,而是创造了一种体现大学教育的新概念。”[1]而“美国学习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思想是从确立学生的学习自由权利开始的,最能体现德国大学学习自由的选修制则是美国学习的重点。美国早期引进学术自由观念时,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自由。”[2] 1.选修课的试行 托马斯·杰斐逊是选修课的早期倡导者,1825年他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最早尝试选修制的高校,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来自德国的学习自由口号付诸行动。在杰斐逊的影响下,乔治·提克纳力主改革哈佛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呼声也在1827年的耶鲁校园响起。但《耶鲁报告》指出美国学院的学生在智力上尚不够成熟,对高深的学术知识尚不能准确把握,因而把选修课的权力交付学生是一种轻率的行为。《耶鲁报告》的发表无疑加强了耶鲁大学作为传统大学的堡垒作用,又由于民众认为课改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选修制改革未能得到完全实施。 2.学生反叛及学生自我管理 18世纪末大学生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反权威、争独立和摆脱学校的控制成为当时大学生的时尚,主要形式有学生反叛和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反叛即学生采取激进的行动来表达不满,对学校管理层施加影响。普林斯顿大学于1806年,哈佛大学于1823年,耶鲁大学于1828年都发生了学生反叛事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学生自我管理实验发生在弗吉尼亚大学,这时的弗吉尼亚大学遵循杰斐逊的开明政策,赋予学生比其他高校更大的自由。 三、形成期(南北战争后—20世纪20年代) 1.选修制的确立 19世纪60年代以前,虽然许多高校试行选修制,但是真正促使选修制发挥全国性影响并作为一种制度被正式确立的是哈佛大学校长查理斯·艾略特,他认为:“真正的大学应当给予学生最基本的东西:学生选择学科的自由和学生在一门课程或某个学科领域赢得学术荣誉的机会。”[3]在艾略特任职的40年中,选修制达到鼎盛期。当然在改革之初,选修制遭到校董事会的反对,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普林斯顿大学校长考什也强烈反对选修制。但由于选修制顺应了当时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家向高校提供巨额资助,要求高校发展科学和应用学科。此外,进步主义教育的广泛传播,以致古典课程的衰落已成定势,新兴学科进入大学校园成为不可逆转的课程改革趋势,选修制的确立无疑为这一切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到20世纪初,选修制已占据美国大学的主导地位。 2.分组制的实行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自己都有充分的认识和自制力。实践证明:给予学生择课权的“度”的把握很重要。为开展好本科教育,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创立了一种修正选修体制的新形式,他称之为分组制。吉尔曼曾说:“在采用课程表和取消课程表之间,分组制是个折中的办法。”[4]吉尔曼的分组制对学生选择权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由选修的一些弊端发生,已具备了后来哈佛为改进选修制而实施的集中与分配制的基本雏形。 3.学生参与管理意识的萌发 到19世纪末许多高校除了赋予学生一定程度的学习选择权力外,还允许学生自己寻找住所,而且逐渐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体育活动、办报办刊、戏剧演出和辩论等。20世纪初期一些高校曾有过学生参与决策的经历,如弗吉尼亚大学于1909年正式实施荣誉制度,成立荣誉委员会,对学生作弊行为进行处理。荣誉委员会由5个系的学生会主席组成,被怀疑者所在系的学生会副主席为第六成员。学生入学时在荣誉卡上签字,承诺考试不作弊也不协助他人作弊,如受到怀疑则由荣誉委员会裁决。加利福尼亚大学也在19世纪末发起了学生自行管理的“高年级学生作用”活动,就是让高年级学生自行组织学生会,带动和领导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社交活动等。不过,此时学生仅参与与生活质量有关的问题。在有关学校内部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仍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它直接导致学生参与高校决策管理意识的萌发。 四、成长期(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