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1)10-0100-06 伴随着西学东渐的热潮,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引进西方教育学,高等院校到民国时期开始普遍设置教育系科。但教育系科在民国时期的分布,至今一直缺乏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对民国时期教育系科在中国发展的认识。本文试图就民国时期教育系科在中国的分布进行研究,旨在总结和反思民国时期教育系科布局的经验和不足,进而为我国当前教育系科的合理布局、促进我国教育系科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教育系科从设置之日开始就与教育系科所处社会环境、教育系科所在地区、教育系科所在院校的生存环境这三个生态圈密切相关。[1]民国时期教育系科的设置亦不例外。1915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置了第一个教育系科,1922年“高师改大”运动之后教育系科迅速发展,截至1947年我国设置教育系科的高等院校高达56所。 1.教育系科的地域分布 根据民国时期《二十一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概况统计》[2]、《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3]和《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4]三份较为全面的高等教育统计资料,再根据中华民国划分的行政区,我们绘制了教育系科地域分布表和柱状图,即表1和图1。
分析表1、图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育系科分布较为全面。1949年前我国行政区划为35个省、12个院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和1个地方,共有49个行政区。其中25个省和院辖市设置了教育系科,占行政区总数的51.0%。 第二,教育系科分布不均衡。教育系科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北平市、广州市、湖北省、天津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福建省等这些沿海的省份和院辖市,且设置数量较多。而吉林省、辽宁省、甘肃省、新疆省、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浙江省、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台湾省等省份教育系科设置较少且数量呈现不太稳定的态势。特别是新疆、甘肃、江西、山西等省份教育系科设置偏少。 2.教育系科的院校分布 教育系科的分布依托高等院校进行。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一般被划分为师范大学、综合大学和独立学院三种类型,我们根据《二十一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概况统计》、《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和《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对教育系科在这三类院校的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了教育系科院校分布表和柱状图,即表2和图2。
分析表2、图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育系科主要分布在综合大学。教育系科在综合大学的设置不仅分别占1932、1934、1947年教育系科总数的75.0%、70.7%、60.7%,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增长态势,1932、1934、1947年分别有27所、29所、34所综合大学设置了教育系科。 第二,独立学院教育系科迅速增加。教育系科在独立学院的设置不仅分别占1932、1934、1947年教育系科总数的22.2%、26.8%、39.3%,而且也越来越呈现出增长态势。1932年仅8所,1934年增加到11所,到1947年则增加到22所,同抗战前的1934年相比,增幅达到50%。 第三,教育系科在师范大学的分布较少。1932和1934年均为1所,到1947年为零。 3.教育系科的时间分布 教育系科的分布一般要受社会的影响而呈现出时间上的差异。如果我们以抗日战争为界,根据表1和表2,把1934年和1947年教育系科的分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民国时期教育系科的分布在抗战前和抗战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从分布的数量来看,1934年、1947年教育系科设置的总数分别为42所、63所。抗战后教育系科的设置同抗战前比较,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1所。 第二,从分布的地域上来看,1934年前没有设置教育系科的新疆省、西安市、江西省、贵州省、广西省、台湾省,到1947年都设置了教育系科;辽宁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教育系科设置数量呈现出增加态势,其中特别是四川省教育系科增幅最大;只有北京市、山东省、湖北省的教育系科呈现出减少趋势。 第三,从分布的院校来看,设置教育系科的综合性大学1934年为29所,1947年为34所,增加了5所,增长幅度不大,仅为17%;而设置教育系科的独立学院1934年为11所,1947年达到了22所,增加了11所,增长幅度比较大;设置教育系科的师范大学由1934年的1所变为1947年的零所。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教育系科的分布虽然从整体上看较为全面,但无论抗战前还是抗战后,教育系科的分布不均衡。这集中表现在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发达地区多,贫困地区少;综合大学多,师范大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