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1)05-0048-08 一、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改革历程 高考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话题。在高校招生录取这个庞大系统工程中,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是其中一个关键而复杂的子系统,同时也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存在一些突出的弊端,比如考生志愿偏好表达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博弈成分较大,“高分低录”和“高分落榜”现象无法避免等。 为解决好这些难题,多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希望找到一条切合实际、以人为本的解决途径,其中包括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机制的选择。志愿填报时间分为“考前填报”、“估分填报”和“知分填报”三种。分数是决定被录取的关键性因素,考生和家长希望获得更多的分数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省份将考前填报(或估分填报)改为知分填报。不过,这三种志愿填报方式各有利弊,迄今为止尚无一致定论①。正因为如此,不仅各省份的填报方式不同,许多省在志愿填报时间上也一度出现反复。 然而,无论是考前填报,还是考后填报,“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现象依旧难以根除,这是由录取机制带来的弊端。在传统的梯度志愿下,由于各个学校首先录取第一志愿学生,相同志愿的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序后录取,只有当第一志愿求取不满的时候才招收第二志愿的学生。因此,当考生没有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时,他可能因第二、三志愿学校已经招满学生而名落孙山,即使他的分数高于该校已经录取的学生。例如,据甘肃省招办统计,2005年甘肃省高考第一批次录取过程中,就有800多名高分考生落榜。② 2006年,四川本科三批以上就有3000余名高分考生未能被其初始志愿录取,只能通过征集志愿重圆大学梦。③ 为解决这一根本矛盾,教育部在2008年首次对高考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改革,拟在全国推广平行志愿,录取原则从过去的“志愿优先”变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旨在“保护考生利益,促进教育公平”。截至2010年,除内蒙古和黑龙江仍然实行传统的梯度志愿外,其余省(区、市)均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平行或部分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从近年来全国各个试点的招录情况来看,这种录取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了,志愿匹配性提高了;录取透明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④。那么,平行志愿真的能够彻底解决“高分低就”和“高分落榜”的难题吗?事实并非如此,高分落榜生还是大有人在,并且有些院校仍需要通过征集志愿才能完成招生指标。比如,河北省在实施平行志愿三年后,在2009年高考中仍有82名600分以上的理科考生落榜,落榜最高分达662分。此外,虽然本科第一批次的招生计划较上年有所增加,投档比例一般也仅为105%,但被退档的考生仍有1700名左右,滑档的考生更多。⑤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考得好不如报得好”的难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然,我国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的改革措施也不仅限于平行志愿。当人们还在如火如荼地讨论平行志愿优劣得失之时,北国边疆内蒙古悄悄开始了一场志愿填报领域的划时代变革——实时动态志愿。在这种方式下,考生能够即时看到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同时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随时更改志愿,这意味着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实现了志愿填报的“精确定位”。2008年,内蒙古本科一批第一次网报志愿人数18845人,一志愿录取考生15564人,考生网报志愿命中率82.6%。本科二批第一次网报志愿人数29044人,一志愿录取人数23874人,考生网报志愿命中率82.2%。⑥ 内蒙古的改革实践证明,实时动态志愿极大地缓解了填报志愿难题,大幅提高了考生志愿满足率。 然而,“平行志愿”和“实时动态”志愿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高校招生自主权,强化了“分分之争”。那么,在统一高考的大前提下,有没有一种更为完美的方式,既能解决考生填报志愿难的问题,又能赋予高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本文将运用博弈论方法,比较分析梯度志愿、平行志愿与实时动态志愿之间的优劣,然后基于经济学理论为我国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提出一种新的改革方向。 在分析之前,首先要阐明几个概念:公平、帕累托最优和抗策略性。公平是指不会出现下面这种“高校—学生匹配”:A考生相对于被录取的学校(或落榜)更偏好学校1,学校1对考生A的评价高于对考生B的评价,但学校1反而录取了考生B。这里的帕累托最优是基于考生而言,即找不到另一个匹配使得部分或所有考生的效用提高,同时又不会损害其他任何一个考生的效用。一个有效的匹配应该同时兼备公平和帕累托两个性质。抗策略性是指考生只需真实申报志愿或偏好,就可以达成一个有效的匹配。 二、梯度志愿:“高分落榜”的罪魁祸首 2008年以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都实行“梯度志愿”,这种投档方式在国外文献中被称做“波士顿机制”⑦,该机制的算法如下: 第1步:每个学校只考虑学生填报的第一志愿,按照该校对学生的偏好逐个录取学生,直到录取名额用完,或者没有学生的第一志愿是该校为止。 第k步:每个学校只考虑学生填报的第k志愿,按照该校对学生的偏好逐个录取学生,直到录取名额用完,或者没有学生的第k志愿是该校为止。 该算法在所有的志愿全部被检索录取一遍之后结束。 波士顿机制是算法最简单、分配学生效率最高的一种算法,最多仅需要n步即可完成整个算法,因此,在计算机还没有普及使用之前被广泛运用于解决学校录取问题。不过,波士顿机制既不是公平的,也不是帕累托最优。最重要的是,它不具有抗策略性,学生有很强的激励去“操纵”偏好。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梯度志愿”或者“波士顿机制”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