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从高等教育总规模、研究生在读学生数、博士学位授予数等指标来看,已位居世界前列。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正式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截止到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超过2000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到2010年,我国已拥有2723所高校,学生规模达到3105万人。在此背景下,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将成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战略选择。 那么,我国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是什么?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备了哪些条件,与西方强国的差距何在?笔者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背景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总体背景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正在由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但同时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国家“和平崛起”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任务,其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用。 1.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从规模大发展阶段向质量大提高阶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全国招收研究生53.82万人,其中博士生6.38万人,硕士生47.44万人。毕业研究生38.36万人,其中博士生4.90万人,硕士生33.4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在校生2231.79万人,毕业生575.42万人。从数量来看,我国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然而,从质量的角度来看,不管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大学教师的质量和学术研究的质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2.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当今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高等教育—研发—创新—经济增长”四者之间已经结成密不可分的链条,换言之,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创新来自研发,研发能力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在此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取比较优势的最有力途径。对我国来说,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创新型国家,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突出表现为缺乏世界顶尖水平的科研成果、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正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3.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着力点。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竞争的世界。在国与国的竞争当中,高等教育机构或者大学是一个关键的角色。同时,世界各国的研究型大学之间也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之中,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和生源竞争都更加国际化了。印度、中国、韩国成为欧美各国博士生生源的重要来源,人才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即便是欧洲,也面临人才向美国流动的问题。2008年,欧洲共有40万接受科学与技术教育的人才在美国生活,其中近12万人被聘为研究人员。 在世界大学排名愈演愈烈和人才竞争、生源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每一所大学都力图提高自己的研究产出和教育质量,以吸引更加优秀的师资和生源。被这种竞争氛围所主导的不仅仅包括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甚至也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2006年,美国专门成立“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并由教育部发布了题为《领导力的检验: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指向》的政策性报告,提出了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系列建议[2]。2007年8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美国竞争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教育拨款提供了保障。为提高本国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2006年德国启动了“卓越计划”,旨在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注入经费,提高德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地位。2001年,日本提出了“21世纪的研究生院计划”、“21世纪的卓越中心计划”,旨在重点发展世界高水平大学。韩国在1999年启动了第一期“智慧韩国21工程”(BK 21 Program)。并于2006年启动了为期7年的第二期“智慧韩国21工程”,旨在建设一批一流大学。法国也启动了旨在提高大学自主权的改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