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09-0055-05 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东南大学等3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尽管在参与高校数量、招生规模和选拔方式上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处于试点之中,似乎还看不到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成型的制度结构出现的迹象。虽然自主招生的初衷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探索多元化的选拔录取机制,但各高校在实行中出现的政策多变性、标准模糊性及欠公平性等弊端,往往引起人们的质疑和不满。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自主招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自主招生的性质及制度要求,明确自主招生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自主招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主招生特指在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之外,部分高校根据办学需求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而实施的特殊的自主选拔新生的招生政策。教育部对试点高校的招生计划、选拔标准及录取程序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各校自行负责招生方案制订、组织实施及过程监督等。当前主要有三种自主招生模式:第一种是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自主组织测试模式,测试结果作为主要录取标准;第二种为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组织考试的联考模式,联考成绩在给予分数优惠的各项因素中占据较大权重;第三种为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校长推荐对学生的自主招生资格具有决定性影响。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无论试点高校采取哪种模式,通过自主招生的学生还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只不过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的重要程度不同而已。 相对传统的高考录取模式,自主招生无论在规则制定上,还是在选拔实施上,都缺少整体的制度设计和统一的监管办法,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首先,争议最大的是公平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报名资格和学校推荐资质的确定上,为何要将部分有申请意愿的学生拒之门外?对未入选推荐名单的中学是否有歧视之嫌?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是否因为地域、家庭背景或财富等原因而挤占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是高考发展的生命线”①,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时刻在拷问着自主招生政策。其次,自主招生的评价形式及内容还有较大的改良空间。比如,有的面试专家研究领域非考生特长学科,难以理解学生的创新性回答;有的试题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专业性向,名为考查思维素质实则与专业教育关系不大。最后,部分自主招生的测试内容缺少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引导性,有的测试安排干扰中学的教学秩序,使参与者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感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试点高校尚未建立统一明晰的选拔评价标准,“从这些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方案来看,高校对自身的办学目标不甚明了,对自主招生招什么样的学生并不是太清楚”②。基本上是高校各自为战,关于自主招生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政策评估难以深入,也无法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实际上,高考录取制度关乎学生的人生轨迹甚至命运转变,无论采用何种选拔方式,都是一种高利害性的活动,对于欲上重点高校、名校的学生更是如此。缘于自主招生自身的局限性,在政策制订和选拔操作上常常处于一种左右为难、举步维艰的境地。如果接受所有学生自愿报名,则单独依靠学校的力量显然难以承办;如果指定中学推荐或委托其它单位组织,在资格认定、招生测评质量及结果的可信度上又难以得到保证。自主招生的本意是想找到具有专业学科发展潜质的“偏才”、“怪才”,但“偏才”与“偏科”的界限模糊,“怪才”称号本身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并且推荐者还要承受“荐良不荐优”的诘问,结果大部分中学只能是推荐各科都优秀的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这也说明为什么“有的高校每年自主招生的考生中,一半以上也能凭高考文化成绩被录取,只有30%左右的学生利用自主招生的降分政策进入了大学”③。对于高校,如果不组织自主招生,潜在的优秀生源可能被其它学校预定;如果组织,则费时费力通过自主招生政策预定的学生也未必在高考时一定报考本校。对于学生,如果水平相近的同学通过自主招生获得降分优惠,则会取得明显领先优势;如果频繁参加不同高校的自主招生活动,影响系统复习导致高考成绩达不到要求,则可能得不偿失。高校自行负责招生考试,由于缺少命题及考试方面的专家,考试效度和信度无法保证;几所高校联合考试,可能会失去自主招生宣传时的各校专业特色,也不易吸引潜在生源。 当然,自主招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部分学生的高考压力,但联合考试、自主测试以及面试,再加上必须参加的高考,每次考试都要认真对待,对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一种考验。虽然目前尚未见到对自主招生入学学生的跟踪调查结果,也缺少权威的对自主招生改革成效的评估与总结,还没有建立能稳定人们心理预期的制度化的自主招生规则体系。但是,自主招生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扩大了试点高校的非学术影响力,无论著名的、非著名的高校对自主招生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像建设竞技体育运动队一样愈加重视生源的质量;第二,自主招生丰富和扩大了考试经济的内涵,围绕自主招生的各种培训辅导应运而生,“自主招生应试的无限商机与美好‘钱景’开始显露”④;第三,自主招生政策的不透明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缺少相对独立的考试招生机构的监督,为人情请托和权力寻租留下了灰色空间,“66.7%的人认为自主招生过程中权钱交易不可避免,56.8%的人认为过程不够透明”⑤。这些非政策目标的效果时常成为争议的焦点,要求自主招生从制度改革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