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的背景之下,经历了从政府集中管理向以市场机制为配置手段过渡的变革。关注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经费资源的配置效应,可以发现两大问题:一方面存在着经费投入严重滞后于高校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格局。相关研究发现,这种不均衡格局背后又存在着区域间、院校类型间、甚至经费筹措结构间三个不同层面的差异。[1]随着这种不均衡格局的加剧,势必会对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质量保障、甚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严重制约。为此,深入探讨和分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形成的影响机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区域层面的政府政策取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市场需求以及院校层面的机构特征分别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差异?本研究试图利用多层线性分析模型,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影响因素展开系统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期为建构合理有效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背后多层次差异的存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是区域性、院校层次性和经费结构性三个不同层次差异的叠加性体现。 对区域间差异的研究比较活跃。有学者认为,1993年至2005年,我国省际高校生均支出的基尼系数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地区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对预算内生均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有学者从投入总量、发展规模、师资水平和办学效益四个方面,对区域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影响作用。[3]有学者发现,在空间层面,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和东中西部地带间的差异是构成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经费差异的主要因素。[4] 对院校类型间差异的相关研究也不少。有学者发现,地方公办普通高校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在民办高校市场顺应性和政府对重点大学的倾斜性政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5]而地方院校与央属院校之间的经费差距,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政府专项工程的实施呈不断扩大趋势。[6]针对院校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学者利用2005-2009年教育部直属院校经费收入的分析,指出院校是否被纳入“985工程”、招生规模和政府财政拨款成为院校间经费投入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7] 对经费结构层面的相关研究也有一些。有学者发现,由于不同类型院校经费筹措机制的差异,导致央属院校、地方院校以及民办院校在经费收入结构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央属院校的经费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拨款,而地方院校和民办院校的经费收入中,学杂费收入分别超过了40%和87%。[8][9]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研究对理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不同层面的差异有很大帮助,但其解释能力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并不能清晰剥离宏观层面的区域特征和微观层面的院校特征对资源配置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效应。 2.从政府、市场、大学视角考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过渡,可以发现背后的牵动机制并非是单维度的,资源配置已成为政府、市场及院校自身的多维力量互动的产物。这种多元化机制的形成,不由使人联想到伯顿·克拉克所建构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政府、市场、大学“三角协调模式”。该模式认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到政府、市场及学术权威三种势力的整合影响,不同国家的发展各有偏向,是上述三种力量不同程度的结合。[10]作为解释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重要理论框架,三角协调模式在各类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析范式。加雷斯·威廉斯与矢野真和更是将其沿用至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研究,有效地解释了资源配置机制背后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力量冲突。[11][12] 尽管在现实中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有很多,但依据“三角协调模式”理论框架,本研究可以从政府、市场、大学三个视角探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形成机制(见下图)。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图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机制而言,首先不能忽视的影响要素是政府效应。来自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高教财政投入存在显著差异。而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供给能力,则受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所谓市场要素的影响。同时,从政府决策层面而言,又受到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于高等教育倾斜度两大要素的制约。也就是说,政府如何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确定教育的位置,以及把高等教育放在整个教育财政预算中的什么位置,决定了高等教育得到的公共资源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