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或实行公有民管、兼并 、拍卖等经营方式,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而促进现代企业制 度的建立,这既是搞活企业的需要,也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然而中小型企业却面临诸多问题,使其产权制度改革步履艰难。 难点之一,外因形成的资产产权确认难。 其一,有些部门提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以各种形式向集体 企业的投入,凡投入时没有约定是投资或债权关系的均视为直接投资, 其原投入及其增值属于国有资产”。他们认为,其办集体企业初始的资 金或设备是国有企事业单位资助的,因而后来企业所形成的资产(包括 原值与增值)也都是国有的。即鸡是全民的,所生的蛋也归全民所有。 这种“鸡与蛋关系之说”,按一般生活常识,即养鸡生蛋,蛋归主人, 合乎情理。但这个结论至少要有两个条件方能成立:一是鸡是主人的, 二是鸡的主人亲自饲养。非但如此,鸡的主人将鸡暂借给他人饲养,蛋 就不应归主人,而是应该归饲养者。饲养者可以蛋折价还鸡、或以蛋变 钱买鸡。同理,全民企事业单位扶植兴办的集体企业的资产也应如此。 因此界定这部分产权归集体企业劳动群众所有,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因 为,在理论上需要明确的就是劳动创造价值还是资本创造价值,按照马 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一切资产都是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唯 一源泉,资本不能创造价值,资产的形成都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与之相悖的观点,认为资本可以自行增值,资本可以 创造资产,并以此规范企业产权界定的实践,这就严重地阻碍这类企业 产权制度的改革。 其二,界定国家减免税金及税前还贷,增加企业留利而形成的资产 属于国家所有,这就更无道理,这是因为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减免 的税金,是国家对企业鼓励和扶植其发展的一种优惠政策,而且是有条 件的,带有一定补偿性质,其实质是一种利益的让渡,既然是给了企业 ,就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它与国家投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和性质。 因此企业由于减免税金而增加企业留利所形成的资产及其增值,只能是 属于企业所有。否则,企业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就难以顺利进行。 难点之二,集体企业存量资产不可量化的困扰冲不破,产权明晰难。 在明确集体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时,存量资产可否量化的问题是一犬 困扰,有人认为集体企业资产量化到人是化公为私,会削弱公有制性质 ,其实不然。社会主义公有制按照生产资料占有的范围不同,分为全民 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这种公有制的本质特性,是它对外部 来说,具有不可分割的范围性;对内部来说,又可体现个人有份的具体 性。长期以来,集体所有制企业究竟谁是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本来 不是问题的问题,可是目前的产权关系,变得很复杂,已造成了集体所 有制企业主体错位,使集体企业资产约束已经淡化到了一定程度。而企 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通过划分资产归属,明确产权关系,使集 体企业的财产真正体现出对外部具有不可分割性,对内具有板块所有和 拼块所有相结合的个人有份的具体性,或者说是建立起实物形态的不可 分性与价值形态的可分性相结合的共同占有,个人所有的机制。这样被 扭曲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才能名实相符。企业把属于职工所有的那部分资 产划给职工,不是化公为私,而是根据资产形成的来源,找出相关因素 和相关人员,定性、定量,来确认和确定资产所有权,明确那些归谁所 有,即所有者的确认(定性),同时明确谁有多少,即对所有量的确定 (定量)。让职工直接拥有本企业的资产,这样就能较好的体现社会主 义条件下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要求和经济权力与经济利益相统一的经 济关系。增强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实现真正意义的劳动群众所有 。做到企业产权明晰化、具体化、人格化、利益化,强化产权责任,使 集体企业内部建立起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的利益结构,把职工的增收倾向和企业的增利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 个人在关心自己利益的同时,更加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加关心企业 的长远发展。这并不是改变公有制性质,而是对集体企业本来面貌的恢 复,是“正本清源”。因此说,集体企业存量资产不可分的困扰如不予 以冲破,其产权制度改革也是难以推进的。 难点之三,多数中、小企业家底薄,出售难。 从已取得的改革经验看,以拍卖出售企业净资产来达到明晰企业产 权关系是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改制的一种比较适宜的形式。然而中 、小企业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低积累和部分企业负积累机制,大部分企业 家底所剩无几,甚至资不低债。据对我市225户转属企业的调查, 这些 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80%,最高的企业为200%, 再加上各种潜在 性亏损及损失,比例还要高。因此,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着部分企业无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