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又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 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很显然,“可持 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也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战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定 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发端于本世纪六 七十年代,其背景是发达国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化、发展中 国家谋求现代化过程中,遇到了大量始料不及的问题和矛盾,如人口激 增与资源的有限性、生态平衡问题、伦理道德与市场竞争法则的关系等 等。到80年代末期,这类问题愈加突出,已构成社会发展的桎梏。可持 续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 学、系统科学、哲学等学科的十分广泛的辩证观念,其内涵极为深刻、 外延相当宽泛。我个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当作如下基本规定: 第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新定位。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关系出现了价值观念上的扭曲。在“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观念 支配下,人类无节制地开发索取自然资源,而忽略了一个更为根本的哲 学命题: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个成员。这种作法所导致 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口过度增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资源的日趋枯竭 。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也淹没在社会化大生产和无情的竞争当中,人的 现代化没有与社会现代化保持同步。爱因斯坦曾说过:“经济和技术的 发展大大加强了生存竞争,严重地损害了个人的自由发展。”(《爱因 斯坦文集》第3卷,第40页)鉴于这种状况,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重新 摆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位置。一方面,要复归人在自然界当中的生 态学意义上的位置(当然不是再将人降格到动物水平),这种复归是否 定之否定意义上的复归,是建立在人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 复归。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 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谋求社会的现代化,有一个前提条件, 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现代化。因此,个人应向社会尽 义务、作奉献,社会更应重视人、关注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而不能忽视了人的精神追求、主体性精神的张扬,以及社 会对人的终极关怀。实际上,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唯物 史观命题,也隐含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有机统一。 第二,规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 任何国家和地区,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恪守平等原则,这 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代际平等,即不仅考虑当代人的需求,而且重视后 代人的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其二是代内平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 富起来,绝不能以损害另一部分人、另一部分地区的利益为代价。相反 ,应当充分利用社会的分配机制、调节机制来维持人与人、地区与地区 之间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上的平衡,因为社会历史发展已反复证明, 过分悬殊的利益差别,对社会发展只有消极作用。 第三,确定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 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索取,也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造成了两 个严重后果:一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日趋枯竭,二是人 口素质的相对下降和人均占有资源的递减。因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 求我们确立新的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这就是:严格控制人口,节 约资源与利用科技发展开发新资源并举,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无疑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 础,但经济利益各主体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往往与社会效益 相冲突。可持续发展理论追求的是社会整体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 ,它在客观上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当二者出现矛盾时 ,应当首先考虑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效益,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更根本 第五,操作过程规范化。 其一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失去了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宏观 调控,社会便会呈现出无序和混乱;其二是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杠杆;其三是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这是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和主体,离开了社会公众,可持续发展就是空谈,离开了人,现 代化也就毫无价值和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逐渐展开、不断深化的过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