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理论局 邓中好) 维护中央权威,加强中央权威,有序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是邓小平同志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坚持了马克 思主义一贯原则,科学地总结了世界政治经验,正确地反映了社会现代 化运动的客观规律,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对此,我们 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地增强维护中央权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 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工程全面展开,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人 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深层的社会矛盾逐 步显露。国际上,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调整,以经济和 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和斗争也十分复杂。在 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统一领导 ,协调行动,显得特别重要。这就需要在全党全国坚决地维护一个领导 核心,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正如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央要有 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 哄哄,各行其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7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权威。这是现代生产、现代管 理的内在要求。考察一下现代社会经济关系就会发现,拥有发展的大量 高新技术的生产工厂,逐步取代了简单的用手工操作的作坊,联合活动 、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日益复杂。联合活动就要有组织,就要有纪律, 因而必须有权威。社会主义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工人阶级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权威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 要求。恩格斯就曾经专门著文阐述在现代社会中权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他指出:“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42页)工业活动是这样, 政治活动也是 这样。在恩格斯看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权威不仅不可能被废除,而 且还会日益扩大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根本原因就是现代大工业大农业的 不断发展,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 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整个社会的发展愈发需要协调,权威的作用也就更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也反复强调和论述过“权威” 的思想。他批评当时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不要任何权威的主张,指 出工人阶级要在全世界进行艰巨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就必须 有权威。每一个国家的无产者都需要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斗争的权威。在 列宁看来,这种权威不仅重要,而且应当是多方面的。不仅政治上需要 ,理论上需要,经济上也十分需要。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一再强调: “如果正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劳动群众不能使自己的各种机构像大机器工 业所应该做的那样进行工作,那么也就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了。”(《 列宁全集》第34卷第144 页)“为了使按大机器工业形式组织起来的工 作能够顺利进行,无条件服从统一意志是绝对必要的。”(同上书,第 180页)列宁的这些思想,对我们很有启迪。 毛泽东同志同样重视中央权威。他严厉批评过一些地方擅自修改中 央政策和策略,执行他们自以为是的违背统一意志和统一纪律的极端有 害的政策和策略的无纪律、无政府行为,尖锐指出,这种状态将给革命 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极大的危害。建国后,他又强调指出:“为了建设 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 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30—731页)以邓小平同志为 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什么能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克 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困难,走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并在苏 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国内“左”的右的政治势力前后夹击 、国际帝国主义大打和平演变之战的历史条件下,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 继续高歌猛进,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 水平有显著提高,整个国家充满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权威。 (二) 加强中央权威,有领导有秩序地实现现代化,也是当代世界政治经 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现代化运动的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历史事实告 诉我们,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时期,采取不恰当的削弱中央 政权权力的政治体制,都要给这个国家的政治带来动荡甚至内乱。菲律 宾在结束马科斯的统治之后,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南朝鲜稍微调整一下 其政治结构,社会的各种政治力量便显露锋芒。诸如此类,东西南北, 都有不少例子。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有两条。 一是政治理想与社会现代化运动的客观规律相背离。由于种种自然 的社会的原因,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在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