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道:“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在 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 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 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 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 能,按需分配!”〔1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 特征作出全面而简明的表述。在诸特征中它的核心内容、最显著的特征 就是按需分配。从此,按需分配就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同义语,两个概 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按需分配成为全世界无产者共同的奋斗目标。 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马克思得出按需分配这 个结论的前提,就会认识到按需分配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按需分配呢?马克思认为,那就 是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搞清什 么是集体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说:“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 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 种自然力的表现”。〔2〕也就是说,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创造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物品,从而成为人类的物质财 富。自然界中任何物质形态,在它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之前,却不是人 类的物质财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集体财富的源泉存在 于自然界中,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的劳动的结合之中。 其次,我们应当搞清楚怎样才能使集体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马克 思认为,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才能实现按需分配。显 然,仅仅象目前的涌流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全人类按需分配的要求。马克 思认为,能否使集体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科学 技术进步的程度。换句话说,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能否充分涌流,取决 于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的程度。 再次,我们应当搞清楚集体财富的源泉是不是无限的,科学技术能 否使之充分涌流,以达到全人类按需分配的程度。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 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 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 基本要素。按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通常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 资源两类。前者具有可更新、可循环、可再生的特点,如生物资源、水 资源;后者为不可再生,不可循环、不可更新资源,如煤等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首先明确的。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某些资源就其总量来说 虽然是相当巨大的,但是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部分却是有限的,如太阳 能、风能、水能。第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 是有限的,如耕地、某些矿产资源。第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 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具有质 、量、时、空的属性,就其本身来说,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有限性 ,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尽管自然资源有其潜在的无限性,比如它的种类、范围和用途不是 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自然资源将不断拓广其范围;某 些今天没有列入自然资源范畴的物质,明天可能被广泛采用;一些过去 因埋藏深或品位低或难采、难选的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突破,可能得 到广泛的利用;但是,人的思维、科学都有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特点。 科学技术在任何时候并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一切矛盾。从哲学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越来越优越的条件,但科 技能提供的手段是有限的,且人类在利用科技改造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 实践中,其能力在一定阶段仍然是有限的。如果认为人无所不能,科学 技术无所不能,那就是神话,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的增强,人类财富的源泉会在比 当今更大程度上涌流,但人类不可能使之随心所欲地涌流。因为,自然 资源是有限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也是有限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既然财富 的源泉是有限的,源泉涌流的程度是有限的,那么,共产主义社会里人 类集体的财富也是有限的。 我们再从需求的角度来考察按需分配的可能性问题。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来说都是有限的,因为生产物 品和劳务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在经济学上也称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