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1-0130-09 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tion/adjustment)是由互动者的文化精神引领的一种持续的博弈(infinite game)过程。Carse(1986年)认为,持续的博弈不是“以赢为目的”,而是“为了无止息地玩下去”。[1]因此,跨文化适应就是两个文化体之间互动的持续过程;它是指对立的两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相互交流而形成的一种平衡与共生的和谐状态。[2]换言之,跨文化适应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旨在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拓展彼此的尊重、以及延伸互相接受的空间。“理解→尊重→接受”就是跨文化适应的发展方向。跨文化适应的互动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跨越边际的博弈(a boundary game)。本文分两个部分阐述这一论点。第一部分简要回顾跨文化适应的文献研究,第二部分从跨越边际的博弈视角对跨文化适应进行理论构建。 一、文献综述 作为跨文化交际领域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跨文化适应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已经在不同的学科被广泛研究,现有的文献表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的。 1.研究层面。Kim(1995年)指出,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分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个体层面的研究关注旅居者(sojourner)在新的或陌生文化中的心理调整。通过观察个体在陌生环境中的自我反应和人际交往过程,就可以解释和理解那些新来者,包括移民、短期旅居者、难民和不同民族的成员的再社会化及应对过程。心理学和传播学领域的学者主要采用这种个体层面的方法来研究跨文化适应。[3][4][5][6][7][8] 群体层面的跨文化适应研究,自20世纪初开始由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引领。在人类学,特别是对文化心理学家而言,一个主要的学术关注点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交往后的濡化(acculturation)过程,这种交往可能会使一方或双方群体产生文化信仰或价值取向的变化。[9]社会学的学者则从互动过程中权力或资源分配的视角更注重研究群体关系,如少数民族/主体民族或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大量的研究说明了一个少数群体是如何融入主流或居住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系的。[10][11][12][13][14][15][16] 2.研究类型。跨文化适应也可以从适应过程中交际者的类型来研究。Brislin(1981年)认为,跨文化交际者可约略分为14种类型:[17]外国学生、派往他国的商业人士、外交官或使馆工作人员、国际机构或会议的译员、派往海外的技术人员、组织项目的参与人员(如和平队)、海外军人、移民、有国际合作的研究人员、旅行者、不同民族的群体、参与跨民族交往的人员(如跨种族的夏令营或政府资助的住宅项目)、由权力部门下令搬往另一地区的民族、以及在诸如“住家型”项目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共同生活学习的学生。在这些类型中,大多数发生在居住国文化(host culture)的情境中,也有些会发生在自己的国家。虽然这些类型看上去有些重复,但对每一类型的大量研究都从不同的层面为我们了解跨文化适应的特点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此外,对每一类跨文化接触的研究结果,也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政策制订部门对这些群体有一个必要的了解,并对他们提供帮助。 3.研究模式。跨文化适应研究主要涉及五大常见模式:恢复模式(the recuperation model)、学习模式(the learning model)、复原模式(the recovery model)、动态减压模式(the dynamic tension reduction model)、和辩证模式(the dialectical model)。[18][19] 最能说明恢复模式的就是对“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研究。[20]这一模式假定从文化休克中复原是一个旅居者成功适应客居国文化新生活的机制。正如Lysgarrd(1955年)的U型曲线所示,旅居者在经历了最初对居住国文化新生活的“蜜月期”之后,他们会面临位于U形底部的文化休克的影响。旅居者只有克服了文化休克才能逐渐适应居住国文化而重新回到U形的顶端,并最终达到一种完全适应状态或者成为一名“多元文化者”(multicultural person),[21]也就是完成了个人身份的重建。[22][23] 学习模式指出,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学习居住国社会文化习俗(包括认知和行为规则)的过程,它是一个获取跨文化沟通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的过程。跨文化沟通能力由三大要素构成:跨文化理解力(inter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敏觉力(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和跨文化有效性(intercultural adroitness/effectiveness)。[24][25]虽然社会学习理论和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更多地强调新环境下对认知和行为规则的学习,[26]传播学者更倾向于强调获取必要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技能以便能有效和恰当地与当地人交往。[27][28] 与恢复模式关注文化休克的症状不同,复原模式更关注短期旅居者或长期移民通过学习过程,[29]包括“从异质文化的边缘到中心,从否定或无视到理解和移情状态的渐进心理旅程”。[18]这种方法的典型例子就是U型曲线从蜜月期、危机期、适应期、到双文化期(biculturalism)的渐进过程。另一个例子是Bennett(1986年)的跨文化适应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跨文化敏觉力从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到最后阶段的民族相对主义(ethnorelativism)的发展。[30]